第A05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情感直播间里 又见花式“坑老”

随着“双十一”火热进行,记者发现一些主播通过表演情感“剧本”,引诱老年人下单;福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

直播间里,一主播情感连麦带货

N海都记者 林雅璇 文/图

今年的3·15晚会上,央视曾曝光直播间通过苦情戏收割老年人同情心,诱导其消费的乱象。近日,随着“双十一”购物节的火热进行,记者发现“直播间剧本杀”又卷土重来。一些商家不直接带货,而是通过表演情景戏的形式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商品,引诱直播间里的老年人下单。对此,福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中老年人消费者避免进入来源不明或声誉不佳的直播间,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

吵架、卖惨……直播间套路多

“免疫力低下、经常生病、脸部松垮有皱纹喝这个!线下299一桶,直播间只需要19.9一桶!”昨日,记者进入一个有4528万粉丝的短视频网红的直播间。他先是与网友连麦,听网友讲述情感故事,在“疏导”对方的同时提出合作,帮助对方售卖蛋白粉。直播过程中,主播不断强调该款蛋白粉同时具备植物蛋白、动物蛋白,2000单限量售卖。评论区有网友询问“高血压能喝吗”、“缺钙能喝吗”,主播都回应称“可以起到作用”。然而,该产品外包装明确写着“固体饮料”,也无“蓝帽子”保健品标识。直播半小时后,记者查看蛋白粉销量,已达到9万多。

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直播间存在类似模式:先演绎“情景剧”或情感连麦,再上链接吸引观众下单。某个曾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封禁的情感主播,还在直播中上演“后妈虐待继女”的剧情。先是“继女”与主播连麦,哭诉悲惨童年遭遇,随后“后妈”与主播连麦发泄情绪,主播也“泪流满面”将观众带入剧情,以扩大直播间流量。

记者注意到,11月8日,快手官方发布了“关于恶意炒作违规的公示”,其中明确:禁止以矛盾、伦理、炫富、歧视、卖惨等违反社会公序良俗的元素进行虚构剧情演绎、制造矛盾冲突,或是虚构或夸大商品医疗保健功能。可实际上此类“表演”依旧屡禁不止。

花式话术诱人“入坑” 普通饰品高价卖

情感带货主播们瞄准的是银发群体的“钱袋子”。尽管套路已经被曝光,平台也多次发布整治公告,但中老年人通常难以识别这些骗局,反而心甘情愿地花钱买单。

不少年轻人表示,家中长辈“深受其害”。就读于福州大学城的大四学生小燊表示,奶奶今年70岁,在小燊的指导下学会了刷短视频、看直播,还询问小燊如何下单直播间中的产品。她说,由于奶奶认字不多,难以辨别产品上的信息,尤其容易被主播“忽悠”。“产品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是饮料,但是她听了主播的宣传还以为是‘良药’,买了一堆植物饮料、固体饮料回家。”

“我妈宁愿相信‘爱新觉罗家族’、‘南宫家族’,也不相信我。”市民小青表示很无奈。近段时间,“双十一”带货直播活动更加丰富,小青说妈妈“每天从睁眼到睡觉都在看”,对直播间剧本深信不疑。她表示,直到妈妈花费3999元购买了一个“翡翠佛公吊坠”,才引起了家人的重视。小青先是找到相关机构进行鉴定,确认该吊坠仅价值几百元,并以此为依据说服妈妈申请退款;随后,小青根据该商家营业执照上的地址拨打12315,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退款。

□消费提示

勿被情绪、氛围影响 盲目跟风

对此,福州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消费者,首先要谨慎选择直播间。应该选择信誉度高、评价好的直播间进行交易,这些商家往往具备较高的售后服务水平,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购物体验。避免进入来源不明或声誉不佳的直播间,以免上当受骗。

其次,要理性消费,不盲目跟风。中老年人极易被主播的情绪和氛围所影响,从而盲目跟风购买。因此,在购买前一定要认真观察、理性思考,切莫轻信直播间产品具有“提高免疫力”等功效。保健食品的包装或标签上必须有“蓝帽子”标识与“国食健字”批准文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