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宝珍 采访整理
支原体肺炎、流感、合胞病毒……随着冬季来临,不少市民发现,身边感冒、发烧的人多了起来。还有家长说孩子自下半年以来,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专家指出,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
在秋冬季这个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我们需要知道和注意些什么?一起来了解。
今年呼吸道传染病增多了?
专家:发病率水平正常
进入到秋冬季,为什么身边发烧感冒的人一个接一个,这是因为今年呼吸道传染病增多了吗?
专家指出,每年冬季都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常见的比如肺炎支原体、呼吸道病毒,尤其是流感病毒,比夏季和春季活跃,导致感染人群明显增加。这些疾病的特征和往年一样,愈后都比较好,不需要担心。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节,目前以甲型流感为主,也有乙型流感流行,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疾病呈自限性,发病率没有比往年增加。
短时间内反复感染?
可能是合并多种病原体
身边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近半年来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省立医院儿科杨芳主任医师分析,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孩子短时间内感染了不同的病原体。常见的混合感染是支原体合并病毒如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感染,支原体也会合并细菌感染,病毒也会合并细菌感染。
近日,“合胞病毒”冲上热搜。杨芳主任医师说,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或经污染的手和物体表面传播,病人感染后多出现上呼吸道症状。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的典型病症是发烧、咳嗽、鼻塞、流涕。大多数患儿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消失,少部分可以发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即毛细支气管炎或喘憋性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多数在6个月以内,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等。
杨芳主任医师提醒,无论是感染何种病原体,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总原则是休息、多饮水、对症处理为主。针对相同症状或者具有相同成分的药品,只需使用一种药品,切勿重复或同时服用。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等)和抗菌药物(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等),建议要在明确相关感染指标后,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使用。
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我们能做什么?
专家指出,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是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发病和重症发生的风险。以流感疫苗为例,10月、11月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目前我省流感疫苗充足,市民朋友可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
除此之外,生活中做好以下几点,能降低发生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一、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二、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或用手肘遮住口鼻,过后要洗手且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三、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冬季室外温度低,通风期间也要注意做好保暖。家庭中如果出现呼吸道感染患者,照顾患者时要佩戴口罩。
四、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前往环境密闭、人员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并注意及时更换。
最后,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居家休息,避免将病原传染给其他人员。如症状较重,应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前往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