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央视
当前,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该如何防治?关于呼吸道疾病又有哪些认识误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教授张文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三位专家,就当前网络上常见的关于呼吸道疾病误区进行详解。
不少人认为,今年冬季呼吸道病毒复杂。
对此,张文宏表示,很多人会害怕自己叠加感染,其实有时候检测出多种病毒或细菌是因为采取了非常敏感的检测手段,不用过于担心。
童朝晖表示,尽管测出了很多病原体,但并不代表每一种都是致病的。医生会结合病人的临床情况,综合分析哪一种是病人的致病菌。
刘清泉表示,从中医角度来看,叠加感染是合病或并病。“比如发烧7天好了,发现是流感,10天左右又发烧了,这次是支原体。这其实不是叠加,而是养护不好,后续发病的情况。”
支原体肺炎是新冠的变异?童朝晖表示,人类在20世纪初就发现了支原体这种微生物,直到20世纪末期才确定它是一种病原体,而新冠病毒在2019年末才被大家知晓,两者毫无关系。
为什么孩子特别容易感染支原体?童朝晖表示,儿童的免疫力系统发育不健全,抵抗力不如成人,因此更容易被感染。
童朝晖表示,大多数情况下,不管是病毒还是支原体,如果它局限在上呼吸道,大部分可以自愈,一小部分可能会发展到肺炎。
张文宏表示,一般来说,支原体肺炎在家用一些对症药物就能好转,但需要注意有没有向重症的方向发展。比如,孩子用药后情况好转,就可以在家观察;如果吃了退烧药仍高烧不退,状态萎靡不愿吃东西,这种情况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