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刘薇 通讯员 张情梅 文/图
今年5月起,全国多地医院支原体肺炎患儿增多,其中,部分患儿呈现“白肺”,需要进行“洗肺”治疗。对此,家长表示担忧及迟疑。
今天,泉州市第一医院儿科为大家解答儿童支原体肺炎诊治的相关知识,尤其是备受家长关注的“洗肺”治疗。
支原体肺炎的症状
肺炎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可以累及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和肺间质,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肺炎支原体肺炎通常为社区获得性,病情轻重不一。临床主要为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发热以中高热为主,持续高热者预示病情重;咳嗽较为剧烈,常持续4周以上,初期主要表现为干咳,后期表现为刺激性、顽固性的剧烈咳嗽或百日咳样的痉咳;多伴有明显的咽痛,偶有胸痛、痰中带血。部分患儿有喘息表现,以婴幼儿多见。支原体肺炎病程多为1~2周,一般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可发展为危重症,常以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为突出表现。
肺泡灌洗术和支气管镜检查
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表现是临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主要依据之一,影像学表现多样,部分可有磨玻璃样阴影、斑片状、节段乃至大叶性实变,常见肺不张,俗称“白肺”,除常规抗感染治疗外,需要行肺泡灌洗术和支气管镜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是将细长的支气管镜经口或鼻置入患者的下呼吸道,即经过声门进入气管和支气管以及更远端,直接观察气管和支气管的病变,并根据病变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洗肺”有严格的操作指征,比如患儿出现了肺不张、局部实变,甚至有坏死和痰栓形成等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这时可能需要在支气管镜下进行肺灌洗,让气道通畅,同时在镜下也可以看到肺部病变的程度。医生会根据患儿影像学改变及病情进行评估行“洗肺”的必要性。
“洗肺”是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重要治疗手段。做好术前评估及检查,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及缩短患儿住院时间,让患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