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补齐教育短板 助力新区崛起

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呼吁,加快新区学校建设,大力实施“名优校+”战略,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024泉州两会·声音

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黄晓蓉) 扩大全市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受益面,泉州市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办学格局。1月9日上午,致公党泉州市委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几年来,泉州市在促进教育公平,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致公党泉州市委会看来,相较于丰泽的东海片区和城东片区这两个片区,其他新区,尤其是鲤城江南新区,优质教育资源稍显不足,对此,就如何补齐教育短板,助力新区崛起,他们也提出了几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加快新区学校建设。近年来,鲤城区不断加大投入,重点在江南新区功能集聚与人员密集的区域布局学校,谋划、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但是,对比丰泽区城东东海、北峰丰州组团由市国企开发建设,由鲤城区开发建设的江南新区,学校建设速度亟需提速,尤其缺少“重量级”优质学校加持。鲤城区金泰学园已纳入十四五教育规划重大项目,建议市政府支持鲤城区加快建设鲤城区金泰学园,引进市级国企拿地建设,快速建设,建成后学校资产纳入市级国企资产,引入市直优质学校办学,将鲤城区金泰学园打造成江南新区的第二张“名片”,有利于快速抬升江南新区教育配套水平,避免江南新区落后于其他片区,形成新的教育“洼地”。

“其次,大力实施‘名优校+’战略。”致公党泉州市委会介绍,2023年初泉州市教育局公布了泉州五中等15所中小学校为首批领办型中小学“名优校+”教育发展共同体,这一重大创新举措,极大地加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有利于快速提高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他们希望泉州市教育局支持深入探索“名优校+”发展共同体模式,推广先进办学经验。具体可以按以下三个方面操作:“名优校+”按总校校区命名;“名优校+”总校长负责制;鼓励社会力量捐赠,奖补“名优校+”教师、支教教师,包括交通补贴、加班奖励、培训交流等。

紧接着,继续完善泉州市在线教育一体化平台,推广在线教育、建设数字化校园、引入教育技术、建立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教师培训以及鼓励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措施,充分利用信息工具的优势,为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最后,建立针对新区的教育督导机制,对新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督导。通过督导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推动新区学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