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男子爱采耳 竟“采”出肿瘤

医生提醒,长期频繁、过度采耳,对耳道的不当刺激和感染是引发乳头状瘤的重要因素

N海都记者 胡婷婷 通讯员 林曼君

20岁的小徐(化名),最近总感觉耳朵闷堵,偶尔还会疼痛,便前往采耳店清理“耳屎”,结果发现耳洞里长了个“包”,到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检查,竟发现得了外耳道乳头状瘤。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刘云亮副主任医师提醒,频繁、过度挖耳朵导致的病毒感染,慢性刺激或其他个体因素,有可能导致外耳道乳头状瘤。日常生活中,耳朵出血、耳痛和不适、耳屎增多、耳流液、听力下降等情况均需要警惕。

自以为是耳屎

一查竟是“瘤”

近3个月来,小徐总觉得左侧外耳道不适,感觉被异物堵住了,并且偶尔感到疼痛。由于常年有采耳的习惯,他以为又是耳屎堵住了,便前往常去的采耳店清理“耳屎”,结果在采耳过程中发现,他的耳洞里竟然长了个“包”,一触即痛,还伴有轻微出血……这下小徐不敢大意,急忙到刘云亮副主任医师处就诊。医生用视频耳镜检查后,考虑为外耳道乳头状瘤,建议立即手术切除治疗。

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医生为小徐在局麻下快速完成外耳道肿物的切除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确为乳头状瘤。术后小徐感觉良好,第二天便重返岗位上班。

频繁采耳导致

好发于男性

对于这次遭遇,小徐很是纳闷,自己的耳朵为何无缘无故长出一个肿瘤?刘云亮副主任医师解释说,外耳道乳头状瘤,又称外耳道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外耳道软骨皮肤的良性肿瘤,多因外耳道的鳞状细胞或基底细胞长期受到刺激而发生增殖。我国南方较多见,且好发于男性。

小徐得此肿瘤,可能与其长期频繁、过度的采耳史有一定关系。专家介绍,长期对耳道的不当刺激和病毒感染,是引发乳头状瘤的重要因素。HPV病毒感染可引起上皮局部增生,导致发病,挖耳可能是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而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的脓液、湿疹、异物长期存留或经常挖耳等导致的慢性刺激,也可能引发外耳道乳头状瘤。此外,还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体的遗传因素及免疫系统状况有关。

刘云亮副主任医师提醒,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耳部卫生习惯,及时处理感染和炎症,保持耳道干燥及避免频繁、过度的人工清理(如频繁采耳),是预防外耳道乳头状瘤的有效途径。当发现耳朵出血、耳痛和不适、耳屎增多、耳流液、听力下降等情况,均需要警惕。如果感觉耳朵不适或异常,建议咨询耳鼻喉专科医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