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黄晓蓉 黄晓燕) 江滨北路公园北自白水营,向东延伸至海景国际,是市民热爱的全民健身运动场所,也是泉州滨海的亮丽风景线。致公党泉州市委会调研后认为,虽然公园已经形成规模且风景优美,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主要问题包括:全民健身器械覆盖面有限,人工养护效率低下,园内果树采摘缺乏管理(海峡都市报闽南版2023年8月21日报道:事发泉州市区!太明目张胆),安全隐患处理不到位(海峡都市报闽南版2023年10月30日报道:事发泉州笋江边!市民直呼:太危险!),功能模块单一缺乏多样性,以及资产闲置过多无法有效利用。
关于提升改造北江滨公园满足市民多样需求,致公党泉州市委会认为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加强:
1.增加户外健身器械,提升全民健身覆盖面。相对南江滨晋江区域而言,北江滨公园的健身器械配置不足,导致公园利用率较低。因此,建议适当增加北江滨公园的健身器械配备,有助于吸引各年龄层的市民参与户外运动。
2.加大力度引入智慧设施配套及科技化养护设备,打造智能化公园。可加大公园内监控、音响智能化赋能,24小时全覆盖联网管理。同时还应降低人工成本及提升运营能力,科技赋能园内花草养护设备,提高整体养护效率。
3.加强公园内果树管理,创收的同时带动内部优化。北江滨公园龙眼树、芒果树数量庞大,成熟期内缺乏管理,陷入胡乱采摘导致脏乱差,有损城市文明品牌形象。建议相关运营公司主动作为,牵头采摘,有序管理,统一销售。既可管控好园区卫生,避免浪费,又可创收带动公园内部树种等的优化。
4.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处置能力,确保市民的人身安全。严格禁止电动车和摩托车进入公园,避免它们在步行道随意穿梭,对行人造成干扰和威胁,有效提升隐患排查能力,确保周边活动市民的人身安全。
5.调整功能区域板块划分,建立符合新时代的公园标准。应二次规划出新的功能模块,或对原有模块根据百姓需求和社会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如缩减草坪增加羽毛球场地,或对部分宽阔草地改造为飞盘运动区域等,满足人民对公园需求的变化。
6.盘活闲置资产使用,整合丰富公共文化输出。公园内建筑能提供市民如厕的较简单功能,应引入第三方资源予以盘活。还建议整合加入小型公共文化产品资源,通过闲置建筑物举行文旅文化沙龙、多样化产品展览等,使公园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公共文化需求,同时利用率进一步获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