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两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委员白晓东: 开放学校体育场所 供市民健身运动

学校内设施齐全,可满足市民健身需求(资料图)

海都讯(记者 黄晓燕 黄晓蓉) 近年来,泉州市民健身热情高涨,不少市民喜欢体育锻炼,但仍有难找锻炼场地之愁。目前,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建设,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是泉州市全民健身计划必须面临的堵点难点之一。

“将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心市区中小学校对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是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的可行方案之一。”泉州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华侨大学委员会主委、华侨大学法学院教授白晓东在接受海都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泉州市通过以公共体育场馆、智慧体育公园、口袋健身公园、老年人体育健身设施等为项目载体,推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建设,以此来补齐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增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

在白晓东委员看来,目前不少中学以及所有的城区小学运动场所在课余时间,却处于关闭闲置状态,运动资源白白浪费。因此,在确保学校安全及教学等工作秩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将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心市区中小学校对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社区服务功能,提高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利用率,满足学校周边居民健身需求,应该成为解决当下难题的方案之一。对此,白晓东委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泉州市人民政府应就课余时间开放中心市区中小学体育运动场所供市民健身运动的问题,制订《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实施办法》,由市教育局和丰泽区、鲤城区、洛江区人民政府列出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心市区中小学校清单,并制订配套支持保障措施。

泉州市财政局按照市属学校实际开放情况,安排一次性改造补助及日常运营补助,用于新开放学校场地改造、设施翻新、添置操场器械、改善夜间照明、安装门禁闸机等支出,确保尽快使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早日开放给市民健身运动。

泉州市教育局牵头组织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制订完善开放管理制度;遴选开放学校,提升开放水平,提高社会效益;按进出人次、开放时长等指标制定对开放校的绩效考核办法;具体指导市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使中小学校对社会免费开放体育场地设施这一利民、惠民的举措能够有效落地并持久推行。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