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刘薇)泉州42岁的李老师是一名语文老师,最近她很苦恼,使用电脑或手机工作,或给孩子们批改作业时,没多久便感觉眼睛酸胀;发展到后来,甚至出现眼痛、头痛、失眠症状。焦虑的她到医院一查,竟被告知眼睛老花了。通过检查和验配,确认150度老花度数,并佩戴老花镜。之后,李老师的症状很快消失。
“老花(老花眼)即医学上说的‘老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晶状体会逐渐变硬增厚、失去原有的弹性,随之眼球内部睫状肌调节能力下降,看近处物体时,眼睛无法准确聚焦物体到视网膜上,以致近距离工作和阅读发生困难。”泉州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朝斌解释,老花是人体机能老化的一种现象,临床上表现为视远如常,视近则模糊不清,可伴有眼胀、干涩、头痛等症状。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才会得老视。去年,44岁的演员陈乔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自己“老花眼”了,晒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副老花镜,随后这一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实际上,老视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绝大多数人在40~45岁眼睛会出现老视。老视的程度与年龄的大小、屈光状态有一定关系,远视眼患者出现老视要比正常眼为早。此外,近些年,随着用眼需求越来越多,用眼过度情况增加,调节力衰退有提早出现的征兆。”林主任强调,每个人都会面临老视问题,尤其是那些经常需要近距离用眼的人群,比如文书工作者、电商、电脑绘图师、裁缝车工等人群,大家在心态上不必过分焦虑和抵触。
“老视是人体生理上的一种正常现象,是没办法预防的,应该早发现早矫正。”林主任建议,通过配戴老花镜矫正老视。而很多近视群体同时面临着老视问题,过去简单的成品老花镜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矫正需求,可以通过渐进多焦点镜片矫正,来满足远、中、近不同距离的用眼需求。患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配,在矫正原有的屈光不正问题的基础上,确认需要附加的老视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