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梁展豪
随着春节临近,年货寄递需求持续攀升,不少市民也开始关注快递公司的停运时间。日前,多家快递企业宣布“春节不打烊”,为消费者提供不间断的快递服务。然而,在保障快递服务的同时,快递小哥的权益也不容忽视。
记者近日采访了几位快递员,他们表示,即便春节在岗,单量也不多,赚不了多少钱,而他们也想回家与家人团圆。如何在春节期间保持快递运力的同时,保障一线快递员的权益,也成了摆在各快递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
“春节不打烊”成为行业标配
近日,多家快递企业陆续发布“春节不打烊”公告,称春节期间将保障正常寄递服务。不过,部分企业也明确表示将加收高峰期资源调节费。
顺丰表示,1月11日—2月9日对顺丰卡航、大于20kg(含)顺丰标快、大于20kg(含)顺丰干配等产品收取0.1~1.2元/kg的资源调节费;2月10日—2月17日春节假期期间,顺丰将对寄递服务加收资源调节费。
京东宣布,在1月17日至2月17日期间,将按重量对不同线路加收0.3~0.6元/kg的高峰期资源调节费,快递业务在2月10日至2月17日期间加收5元/票的资源调节费。
申通2月7日至2月12日,在全国范围内继续提供服务;德邦将在春节期间正常揽收、派送,除夕能发货,初一也送货;韵达宣布春节期间,除部分地区(西藏、新疆、四川部分县级城市、云南、青海部分县市)无法收寄,其它地区均正常营运。
福州快递网点坦言“赔钱赚吆喝”
快递不打烊的消息一出,很多网友表示点赞,但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快递员也应该享有休息的权利。
福州的快递员老廖告诉记者,春节不打烊是给用户最大的福利,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网上购物已经成为大家的一种消费习惯,很多东西都需要通过物流来提供给消费者。而且快递不打烊对于部分商户来说也是好事,可以结合春节这个节点,刺激消费。
但同时他也坦言,即便公司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他也更希望休息,能够在阖家团圆的日子里跟家人待在一起。
“春节期间的快件相比平时少了许多,而且送上门,可能人不在家,放在快递柜里又没人取,基本不赚钱,所以很少快递员会想留下来。”快递员小王对记者说道。
福州某快递网点负责人透露,在快递公司宣布“春节不打烊”后,快递员们的情绪普遍不太高涨,不少快递员表示,没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感受和需求。
“我们给快递员开三倍的工资,他们还是不太愿意留下来干活。”上述负责人表示,春节期间快件量还不到平时的三十分之一,即便他们都正常配送,业务也很难开展,因为快递驿站几乎都关门了,快递柜存进去24小时以后就要收费,大部分快件都是没人取的,要等正常上班了再配送。“我们每天就要不停地做‘问题件’,而且面临公司处罚。”
同时,他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大部分的快递员还是要回老家,只有部分人会留下,他们要去拉货还要在网点值班,根本没办法配送那么多货物,只有客户打电话说急用的才会找出来配送。
即便这样,快递网点春节也不敢轻易“打烊”。上述负责人坦言:“如果打烊了,给客户留下的印象就是服务没跟上。但对于加盟网点而言,春节期间的补贴是需要自己支付的,如果我们不开门,罚款会更重,但如果不开三倍工资,就没人留下来干活,只能亏钱赚吆喝。”
而因为人手不足等原因,也有市民反映,春节期间快递服务打“折扣”。福州市民小吴告诉记者,去年他就曾在春节时下单了一个快件,但物流显示发货后,进度比平时慢了许多,而且包裹到网点后一直不见派件,也不见工作人员沟通情况。
□链接
物流专家:
价格体系更应该向一线倾斜
物流行业专家杨达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春节不打烊”已成为多数快递企业服务能力竞争的标签。
不过,快递企业也要考虑网点成本承压问题。这要求行业建立起合理的分担机制,特别是快递企业应着眼长远、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向基层一线传导压力。他指出,对于特定时段的成本增加,多数快递企业考虑到稳定市场的因素,不敢提价,但也会限制一线从业者收入提升的空间。
杨达卿建议,对于整个快递产业来说,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价格体系。行业应在长期发展中逐步推动服务细化和品质分化,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高品质高时效的可以适当提价,低时效的要稳价,技术赋能的要降价,从而改变‘一抹平’的低价主导竞争格局,形成消费者满意、从业者受益的良性循环。”
从体制机制的角度来说,则更应该向一线快递小哥倾斜,从体制机制上让这些涨价的费用更多地给到快递小哥,从而推动市场的发展。
在他看来,“春节不打烊”既需要回归生意的本质,形成可持续的自我生存能力,又要兼顾员工“回家过年”的伦理诉求,才能长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