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青松 曾炳光
通讯员 刘钦赐 郑文典 文/图
曾经几近荒废的低洼土地,零星地散种了香蕉、蔬菜,周边道路不通,田地排水不畅。如今,经过土地流转,这片东西走向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在2公里长的道路两侧,面积约6亩的标准鱼池一口连着一口,蔚为壮观。这里是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山美社区打造的620亩高标准现代化淡水连片渔业养殖基地,山美人要通过这一口口鱼池,带动增收,增加就业,奏响乡村振兴“水富”曲。
盘活利用荒地
“去年,有居民自发向居委会提出建议,能不能把大家零散的荒地集中起来,重新盘活利用。”1月29日上午,冬日里的细雨格外寒冷,可天宝镇山美社区渔业养殖基地仍车来车往,工人们正在抓紧铺设基地的主干道,实现路面硬化。山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沈天生介绍,这块低洼土地涉及社区520户居民,面积约620亩。
“一年收入才三四百元,所以地基本上荒废了。”沈天生说,这块土地涉及户数占全社区80%,那么,到底如何才能把所有居民组织起来,让这块低洼地变废为宝呢?
经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专家咨询申请,在居民代表大会同意后,决定以山美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项目业主,居民通过土地入股方式分红,进行土地流转,申请设施农业,统一招投标实施山美社区渔业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打造闽南最大的淡水连片养殖基地。
预计每年带动居民增收3000万
“高标准设计现代化养殖基地,一共78口鱼池。”沈天生介绍,该项目从立项之初就按照高标准、现代化打造,目前78口鱼池已全部建好。海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建好的每口鱼池四周都包裹着白色的布。沈天生告诉记者,这是防渗水的“两布一膜”。
沈天生表示,为了解决基地水产品的销售终端问题,在基地东南侧还配套建设了一个占地50多亩的闽南水产集散中心,可以直接将漳州本地及周边的水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提高基地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据了解,该项目从2023年3月份开工建设,总投资2200万元。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建好,等正在施工的道路完工即可全部竣工,预计整个项目将在今年春节前后投用。
沈天生告诉海都记者,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闽南地区最大的淡水连片养殖基地,可提供300个就业岗位,每亩土地年租金从原来的600至800元提升到3000至4000元,预计每年可带动居民增收3000万元左右,居委会增收约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