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养东
在办公室初见时,他显得有些“邋遢”。一旁同事笑称:不然他怎么叫肖“野”。原来,他这几天正在琢磨一个难题,一时间顾不上形象。多年来,正是他的“野”性子,得以在警务装备的创新之路上屡有斩获。
肖野是莆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警航大队教导员,他的“奇思妙想”已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嘉奖3次,现为公安部警航高级教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特聘警航高级教官。
小时候想造飞机
1987年,肖野出生于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从小就爱看父亲使用榫卯工艺,对各种器具进行雕刻、组装、刮磨……耳濡目染下,肖野也经常在家里“敲敲打打”,锻炼动手能力,萌发了创新意识。
不过,肖野并不想做家具,而是整天想着“造飞机”,父亲做家具剩下的边角料,他顺手就刻成飞机模样。高考后,他未能考入国防航空航天专业,最终选择了厦门大学材料科学和工程专业。“一开始有些遗憾,但经过学习,发现这是‘造飞机’的基础学科。”肖野告诉记者,厦大的学习生活经历,帮助他更好掌握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创造发明奠定基础。
大学毕业后,肖野通过不懈努力,光荣加入警队,他开始研究工作中经常使用的警用技术装备。从2017年开始,肖野发挥自己的专长,“沉迷”于警务装备技术革新、改进升级中。
人们印象中的特警队员,总是那般高大帅气,肖野也是如此,尤其是当他的“创新”突破瓶颈时,两眼直“放光”。“在他办公室里,有个便携帐篷,这里就是他研究成果的‘小天地’。”莆田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副支队长刘清焰说,肖野经常在办公室研究问题到深夜,这样可以避开琐事,不受影响,这里是他最喜欢的环境。
(下转A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