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赋能“小菌草” 开辟“大市场”

闽企在全球首创“以草代木”生产人造板,通过院企合作研发出菌草微生物系列产品,万亿菌草产业市场加速启航,助力乡村振兴,让“幸福草”造福更多人

建瓯福人木业人造板厂——全国首条菌草中纤板生产线

​海都讯(记者 周婉怡) 从福建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幸福草”,在科技和资本的双重赋能之下,在创新应用上再获新突破——近日,中福海峡(平潭)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福州举行科技成果发布会,宣布全球首创“以草代木”生产人造板获得系统性成功。

上世纪80年代,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员、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历尽艰辛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历经3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菌草技术在国内外扶贫、促进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年,林占熺与华闽、中福董事长刘平山带领双方团队,共同承接我国菌草技术国际发展合作项目。在国家和省里政策的鼓励支持下,双方决定共同做大做强菌草产业,让“幸福草”造福更多人。

三年多来,中福集团携手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林科院、南京林科院以及北汽、中林、中建、中船重工等院企协同创新,在菌草技术创新和应用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据介绍,菌草含水量高达百分之七八十,但榨汁困难,国内已有设备均不适用。经联合攻关,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榨汁机,成功将菌草含水率降至符合人造板加工标准的45%~50%。经不同的工艺试验,菌草纤维板、菌草刨花板生产性试验相继获得成功,产品力学和物理性能达到国家标准,并获得国家专利。2022年年底,全球第一条菌草制板生产线在福建建瓯市正式投产。“以草代木”生产出的高端板材,具有草香味,不需贴面即可直接用于家装,每立方米可增值数百元。

1吨菌草榨出的汁液达250~280公斤,大量的“废水”环保处理成本高昂,又成菌草制板的“拦路虎”。不过,科研人员深入研究后,成功“伏虎”,变“废”为宝。

“经检测,榨出的菌草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合理的碳氮比,协调的矿物质元素,可以直接作为乳杆菌、酵母菌的培养基,或成为微生物培养基的原料。”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微生物菌剂中心主任刘波博士说。这一重大发现,大大提高了菌草的附加值。

2023年6月,中福公司与福建省农科院合作成立“中福菌草微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建立了“菌草微生物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发出菌草微生物系列产品,可应用于农用、家用等领域。

“据不完全估计,菌草产业有达万亿元的市场,其中包含人造板、纸浆、饲料、益生菌、生物颗粒燃料等领域。”刘平山表示,“研究院将发挥市场调配科技资源的作用,建立‘政、产、学、研、用’高层次高水平的合作机制,打造高层次科企合作平台及产业培育高地,做大做强菌草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