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胡婷婷
15岁男孩小亮(化名),最近觉得自己左耳经常疼痛,听声音越来越吃力,家长带他至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看诊,医生经过检查后,竟考虑为先天听骨链畸形可能。
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活动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指出,耳聋患者占全世界人口的5%以上。换言之,接近4.3亿人存在听力损失问题。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刘建治主任医师提醒,单侧听力下降不容易被发现,尤其是儿童,容易造成病情延误,最好定期做听力检查。
自小左耳听力障碍 拖至15岁才救治
原来,小亮6岁时,就跟父母提到过,自己觉得左耳总是听不清,而且偶尔还会感觉到耳鸣或者疼痛,并且总是左侧鼻塞,但小亮父母觉得小亮耳朵没有流水流脓,没什么大问题,便没有在意。直到小亮15岁,最近不论上课还是与同学交流,总觉得左耳听起来越来越吃力,家长这才感到害怕,急忙带小亮来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体检后发现小亮双侧鼓膜完整,标志清楚,听力检查时发现小亮左耳中重度传导性聋,CT检查发现小亮未见明显中耳炎表现,镫骨显示不清。
刘建治主任医师结合病史体检等,考虑小亮为先天听骨链畸形的可能。诊断出病因后,为了小亮的未来,刘建治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小亮做了耳内镜下行左鼓室探查术+鼓室成形术(Ⅲ型)+人工听骨植入术等。术后一个月复查,小亮听力明显改善,与右侧听力正常耳相近。
单侧听力下降 容易被忽视
刘医生介绍,生活中,部分人单侧听力下降,极容易感知不到,尤其是儿童。还有一部分人即使发现了,也不重视或治疗后没有明显效果,也就算了,想着一只耳朵还能听,便凑合着生活。
那么,从医学的角度看,真能凑合吗?刘医生介绍,两只耳朵可不是摆设,通过双耳接收声音信号,感受的响度会更强,并且包含更多的信息,且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是有差别的。此外,双耳聆听会产生立体声的效果,可以提高对音乐的理解和辨别能力,同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刺激更好,尤其在幼儿听力发育期和听力康复阶段,可延缓听觉中枢的功能衰退。
刘医生提醒,如果发现听力下降,尽快去医院就诊,如果是感音神经性的耳聋,1到2周内是治疗的黄金期,3个月内都不要放弃希望。尤其是儿童单侧听力下降不容易被发现,容易造成病情延误,错过治疗的时机或者容易误诊,可以定期做听力检查,在患儿提出有不适的时候,家长要重视及时就诊。
□小贴士
爱耳护耳,应该怎么做?
3月1日及3月5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分别在医院和幼儿园举行公益义诊,提供咨询、科普、免费专科检查。今日,刘医生也为读者们普及爱耳护耳知识,提高保护听力的意识:
1.远离噪声污染,预防噪声性听力损伤:噪声对人体是有害的,在嘈杂的环境时,我们可以佩戴耳塞、耳罩、隔音帽等防声器材来保护听力。
2.避免随意服用耳毒性药物:许多药物都具有耳毒性,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它们会损害毛细胞,从而损害听力。若非遵医嘱用药,应避免随意服用此类药物。
3.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听力损失往往是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应当定期进行听力检测,如有异常,便可早发现、早治疗。年龄≥50岁的人群,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听力检测;对于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声的人群,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测。
4.关注儿童及老年群体的听力减退:儿童或者老年性耳聋在起始阶段症状较轻,人们往往毫无察觉,老年人不愿诉说身体异常状况,儿童则是不会表达。所以家庭和社会更应当关注儿童及老年患者,积极干预,及早就医,及早康复,及早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