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回南天”湿答答 防潮健体指南请收好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对于闽南人来说,这两天最难受的莫过于湿漉漉的“回南天”——室内水淋淋,身上黏糊糊,就连高速上也是雾茫茫,总之,湿几乎占据了日常的全部。那么,“回南天”那些奇怪的现象究竟是什么造成的?哪些方法可有效除湿?身体上的湿气又该怎么办?昨日上午,带着这些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海都记者多方采访,一一为您答疑解惑。

“啊冷”已经赶走“回南天”

为什么“回南天”会突然降临呢?泉州市气象台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因为3月5日一股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南下,导致泉州“回南天”现象明显。

具体来说,上周一整天冷空气不断加码,地面、墙面被冻得透透的,暖空气携带大量暖湿水汽一杀到,就导致了墙面、地面到处“冒汗”的情景。在暖湿气流作用下,室外的有些地方也会雾茫茫一片。

好消息是,随着另一股冷空气的到来,“回南天”被赶跑啦!当然,未来一小段时间,气温起伏不定是泉州天气的主旋律。

“回南天”有哪些有效除湿妙招?

“回南天”,大家最关注的自然是除湿,泉州气象台为大家推荐了几个有效的应对方法。遇到“回南天”最重要的一件事是门窗一定要关紧,哪怕是午间暖阳出现的阶段,也不要开窗,只有在转吹北风时才能适当开窗。

另外,最好要把家电调至待机状态,机器内部处于工作状态的零件会散发一定的热量,有助于驱散机器内的潮气,防止电器短路。对于网络上传得最火的温水加盐拖地,记者亲测发现确实有效。

泉州一中天文社负责人陈华彪老师解释说,温水拖地能提高地面温度,在加快蒸发的同时,使地面温度高于露点温度,这样地面就不会结露。而盐水可以降低露点,也会使空气中的水汽不易在地面结露。

遇湿脾胃易虚弱者需注意

“回南天”的湿气不但令人不舒服,还容易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侵害。泉州市中医院副院长、医学博士阮传亮介绍说,“回南天”对于本身有寒湿的人来说,十分不友好。寒湿聚于脾胃,遏制了脾胃功能,又被外界的湿一搅和,这种寒湿困脾的状态就会更加明显。

他说,中医认为湿性黏滞,湿气遇寒则生寒湿,寒湿困脾就会间接导致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食物,会有胃胀、打嗝,身体为了自救会把多余的水分排出去,所以这段时间许多人腹泻会明显增多。

阮副院长为大家推荐一剂中药方——香砂枳术汤:木香10克、砂仁10克、枳实15克、白术15克。喝上这碗汤,“回南天”引起的胃肠道症状应该就会有很好的改善。他介绍说,这个方子原名香砂枳术丸,出自明代大医张景岳的《景岳全书》,脱胎于张仲景的枳术丸,在原方中加入木香、砂仁。市面上也有香砂枳术丸这个中成药,如果不想用汤剂,可以去找下中成药替代。

□科普

为啥室内水淋淋 室外却不会

“回南天”时,大家会发现,室内、车库、楼梯等地方都披上一层厚厚的露水,但是室外地面却依然是干燥的,这是为什么?泉州一中天文社负责人陈华彪老师用一个专业名词为大家解开了疑惑——露点温度。

陈华彪解释,露点温度是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保持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以3月5日为例,当天中午泉州最高气温是27℃,同时的露点温度也高达21℃。这意味着当天凡是表面温度低于21℃的地方就会结露。由于前期较长时间的寒冷导致很多地方都低于这个温度,所以结露会比较严重。但是室外地面在阳光的照射之下,温度很快就超过露点温度,所以就不会结露。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