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与“死神”过招20多年 于无声处拆“惊雷”

他是厦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第一大队警务技术三级主任丁剑榕,至今共处置涉爆案件179起

丁剑榕着排爆服

N海都记者 吕春荣

“你的工作是干什么的?”“就是普通的巡逻警察。”……怕家人担心,丁剑榕曾向家人隐瞒工作多年。

以身为盾,于无声处拆“惊雷”,排爆警察是危险系数极高的职业。每一次出任务,都像在生死线上走钢丝。“你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机会永远只有一次!”49岁的丁剑榕,长期奋战在排爆一线,与“死神”过招20多年。

丁剑榕是一名资深的“拆弹专家”,现任厦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第一大队警务技术三级主任。自1997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共处置涉爆案件179起,其中爆炸案件79起,曾荣立个人三等功4次,获评“全省优秀人民警察”,2018年被公安部评为搜、排爆专业副高级工程师。

大心脏

于无声之处拆“惊雷”

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惊心动魄的画面,伴随着嘀嘀嗒嗒的倒计时,炸弹即将被引爆,危急关头,身着排爆服的民警在关键时刻剪断引线,化险为夷……现实生活里,排爆警察便是这样的“拆弹专家”。

排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活儿,需要胆大心细,稍有不慎,带来的损失将无法挽回。为何从事这份工作?丁剑榕答得很简单朴实:“当年组织安排去哪,就去哪,去了就想着好好干。”

乐观沉稳的丁剑榕是福建省首批排爆警察。1999年2月,厦门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第一大队二中队成立,是全省公安机关第一支排爆队伍。当年6月,丁剑榕服从组织安排,正式开启“排爆生涯”,这一干就是24年。

“排爆就像在生死线上走钢丝,要求每一个排爆民警都有一颗‘大心脏’,心无杂念、全力以赴。”丁剑榕说。

回想起第一次排爆经历,丁剑榕哈哈一笑:“当时,双手一直发抖,害怕极了。”2000年9月,巡特警支队接到一起涉爆警情,这是丁剑榕第一次亲手排除爆炸装置。他穿着35斤重的排爆服,戴着12斤重的排爆头盔,手拿爆炸物,趴在草地上,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滚落下来。由于该自制炸弹只有玻璃珠大小,为了不让厚重的装备影响拆除的准度和精度,丁剑榕毅然决定摘下头盔,直面危险,并成功排除险情。

而如今,作为主排手的他,早已在日复一日的深钻苦练中,沉淀出自信沉稳的气场。2014年3月,丁剑榕在案发现场对一可疑爆炸物进行拆解,解开后发现内有导线并包裹着几个硬物。根据经验,丁剑榕判断该装置为高危爆炸装置,遂立刻将其转移至空旷地带进行安全处置。经水炮枪成功摧毁处置分解后,他们得知该爆炸装置内含汽油、火药、铁钉等大杀伤力物品,一旦处置不当将造成极大伤害。

作为主排手,丁剑榕始终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敢闯敢拼。从警以来,丁剑榕共收缴转运各类废旧炮弹152枚、手雷6枚。

(下转A03版)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