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眼睛酸痛2个月 小伙查出青光眼

专家提醒,青光眼≠老年病,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

海都讯(记者 林宝珍) 一段时间以来,福州的阿明(化名)常感觉眼睛疲劳,偶尔看东西还有些模糊,他以为就是普通的视疲劳。上周,眼睛更加酸痛,周边还有些黑影,阿明赶紧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眼压升高了一倍,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2024年3月10日—3月16日是世界第17个“世界青光眼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陈胜主任提醒,大多数类型的青光眼发病隐蔽,早期症状不明显,中心视力仅在晚期受损,很容易被忽视,尤其年轻人更容易中招。

阿明今年32岁,是一名工程师,对着电脑熬夜加班是他的工作常态。近两个月来,他经常感觉眼睛疲劳,偶尔看东西还有些许模糊。

上周,眼睛酸痛、疲劳的症状愈发明显,看东西周边还有些黑影。意识到情况不妙,阿明赶紧到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眼科就诊。陈胜主任接诊后发现,阿明双眼都能达到1.0正常视力水平,但眼压升高到了38mmHg,比正常人的眼压高出了近一倍。最终诊断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幸好发现及时,阿明的青光眼得到控制。

“只是眼睛有点酸痛,怎么会是青光眼?”阿明很是纳闷。对此,陈胜主任解释说,青光眼是一种因为眼压病理性增高,损害视神经、视网膜而导致视力下降和视野缩小的疾病。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眼痛、眼胀、视力下降等症状,视野也就是人们可看到的范围会逐渐缩小,但往往不易为人们察觉,一旦发觉很多已到晚期。因此,青光眼也被冠以“视力小偷”的名称。

“青光眼不挑年纪,各个年龄段都有患青光眼的可能。某些类型的青光眼会影响20至50岁的人,甚至婴幼儿。”陈胜主任介绍说,门诊中像阿明这样的患者越来越多。青光眼的风险因素包括但不限于眼压升高、遗传因素和眼部结构异常等,精神压力大、工作节奏快、思虑过多,好生闷气或大发脾气,长期用眼疲劳、在过暗的光线下长时间阅读,甚至习惯在极暗的背景下看电视、玩手机等,都可能成为青光眼发病的环境诱因。高危人群要定期筛查,早发现、早治疗。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