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人类首部太空实拍电影上映

太空电影脑洞大开

《星际穿越》

全球首位登上太空拍戏的女演员尤利娅

电影《挑战》的海报

电影《挑战》实拍太空

首部太空实拍电影已于3月15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影片《挑战》由俄罗斯导演克里姆执导,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在“劳动英雄”奖章及科技、文学和艺术领域国家奖章的颁奖仪式上为这部电影点赞,称这部在太空拍摄的电影是“全球电影业的一项突破”。

从1902年首部太空题材电影《月球旅行记》的问世到今天,人类对于浩瀚宇宙的探索与想象不断地在大银幕上得以体现。如何更好地表现太空?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实践,不断推动着当代电影工业向前大步发展。尤其在AI“一键生成”是否将取代电影拍摄的讨论甚嚣尘上的今天,《挑战》等追求实拍与实感的太空题材电影,仍在有力地证明“真实”二字的价值。

选拔 与真实宇航员同等标准

莫斯科时间2021年10月5日11时55分,俄罗斯“联盟—2.1a”运载火箭从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将载有一名宇航员和两名电影工作者的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这两名电影工作者就是《挑战》的导演克里姆和女主演尤利娅。这是电影史上首次有专业演员在太空拍片。

《挑战》中,尤利娅饰演的女主角外科医生临危受命,担当起去太空给受伤宇航员做手术的重任。影片中手术部分也获赞,“严谨真实,并且拍出了分秒必争的紧张感”。

克里姆曾执导过《太空救援》,尤利娅则是从3000多名的候选者中选出的——报名者中包括职业飞行员和科学家,最终尤利娅胜出。两人像真正的宇航员一样接受了长达三个半月的极限训练。其中,专项飞行训练项目包括离心机训练、零重力条件下的飞行测试和降落伞训练。

拍摄 12天白天黑夜都在拍戏

在中国举行的映后座谈会上,尤利娅在谈到电影中的太空手术情节时透露,为了确保医疗场景的专业性和真实性,剧组聘请了俄罗斯顶尖胸外科顾问参与设计,并严格按照真实手术流程进行操作,她本人也接受了严格的外科缝合训练。尤利娅称:“今天大家在电影中看到的手术,基本上跟真实的手术一模一样。”

尤利娅介绍,在12天的太空拍摄时间里,更是在与时间赛跑,白天黑夜都在拍戏:“上太空之后我一开始身体很不舒服,就按照医生的交代去睡觉,第二天想到要完成这样一件了不起的事,瞬间有了激情和愿望。”

太空拍摄遇到的难题不只是时间紧迫和失重,还有一些无法预料的问题比如射线。电影《挑战》海报背景中的大舷窗就大有故事。尤利娅爆料称,这个窗户无法防紫外线,当在这扇窗前拍摄某场戏时,因为没有了大气层的保护,自己只拍了30秒就被晒伤了。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扮演宇航员的是俄罗斯真正的宇航员,当时派驻在国际空间站的俄罗斯宇航员诺维茨基友情出演了被开刀的宇航员,另外还有两位俄罗斯宇航员和一位美国宇航员也客串了一把。

讲述 上太空前给女儿写好告别信

现实中,宇航员上太空会带玩具作为“失重仪”给自己当参照物。电影中女主角带上了女儿的毛绒玩具,尤利娅自己则选择带一只蓝色小鸟玩具——原来这是某慈善基金会的标志,该基金会旨在帮助大脑损伤的小孩。尤利娅表示:“那些小孩都只能用勺子吃饭,他们吃饭就像在太空里一样难。我想用自己的例子让这些孩子知道,无论多么艰难,一切都有可能。”

有人问她,如果以后还有去太空拍摄的机会,还去吗?她认真想了一下,很坦诚地回答,去太空拍摄《挑战》前,她给女儿写好了告别信,因为担心有可能回不来。这封信直到最近在她为新书录音时,女儿们才看,她们都哭得很伤心。“因为对女儿的爱,我觉得还是留在地面吧。”不过她表示,自己的确非常怀念在太空里失重的感觉。

□链接

太空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

在《挑战》之前,《地心引力》被认为是近年来展现太空最真实的一部电影。

在距离地球600公里的高空,寒冷、黑暗、死寂。《地心引力》之所以是一部太空惊悚片,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它通过塑造接近真实的太空环境,唤起人类内心深处对孤独和未知的恐惧。导演阿方索·卡隆的方案是,建造一个高6米、宽3米的巨大灯箱来模拟太空空间。而在这个灯箱里,最重要的当然是光源的设计。灯箱里共有180万个LED灯,每一个都能单独控制。它们根据太空环境,共模拟三种主要光源:遥远的硬质太阳光,地球反射的柔光以及偶尔来自月球的反射光。

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要复杂和精密得多,比如光线是“软”还是“硬”,颜色又如何,正是这些微小的不同让这部基本就是一两人戏份的电影变得更有节奏也更牵动人心。片中展现了多个完全不同的日落场景,每个都令人大开眼界。

没有真正的太空,《地心引力》的演员只能模拟在真空状态下的失重感。12根钢索把演员像牵线木偶一样拎起来,帮助他们做出翻滚、倒吊甚至在空中“平躺”等违反地心引力的动作。

跟《地心引力》一样,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进行了大量的灯光实验,甚至用上了剪纸。他们还把一个黑色金属圆环装在一盏色温20K的灯前,用以模拟黑洞。事实上,《星际穿越》中很多梦幻般的场景都是用微缩模型拍摄的——诺兰要求,除了像虫洞和巨浪这样实在没办法实拍的东西,拍摄尽量不用特效和绿幕。剧组甚至把摄影机直接挂在道具太空飞船上,要的就是那种真实的晃动感。

近年来很火的虚拟拍摄也是一些剧组的选择。电影《月球陨落》,就用虚拟拍摄的方式展现了“月球撞地球”和“地球失重”等大开脑洞的场面。简单举例,在一个摄影棚中,宇宙的画面是电脑特效制成并用LED屏幕展现的,但屏幕之前的飞船内景却是真实搭建的。

(本版稿件综合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