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失眠是最常见的表现

世界睡眠日,试着跟失眠“和解”

睡眠是我们一天里不可或缺的东西,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障碍,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问题。3月21日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主题为“健康睡眠,人人共享”。怎样的睡眠才是健康睡眠,如何保持健康的睡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持续2周以上入睡困难,请及时就医

现如今生活节奏快,许多人在白天忙于工作,晚上才是自己所能支配的时间,为了扩充这样的时间,常常熬夜刷视频、追剧等。生活节奏被打乱,破坏了规律的生物钟,这样就容易产生失眠。

失眠本身也是一种疾病,但并不是一旦睡不着就得了失眠病。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要注意起来了,您可能患上了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无法在30分钟内入睡:如果晚上睡觉时,躺30分钟还睡不着,且持续2周以上,就说明你存在入睡困难的问题);易醒(每晚半夜醒来2次以上:每晚夜醒2次以上,且5分钟内都无法再次入睡);白天精神情况(如果醒后的一整天都乏力、头昏、嗜睡等,表明夜间睡眠不佳)。出现以上情况,请及时咨询睡眠专科医生。

想要不失眠,先改变不良习惯

失眠很痛苦,长久失眠容易造成身心损害,所以一旦失眠,就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

睡前1~2小时尽量不玩手机,晚餐时间尽量不超过20点,不要过饱。睡前不接触酒精、咖啡、烟草等影响睡眠的东西,若不睡觉,尽量不要躺床。其次,需要改善睡眠环境。研究表明,人类睡眠时体温比平时低1.5摄氏度,所以外界温度也要同时下降才能维持良好的睡眠,被子不宜太厚和闷热。另外,午睡时间应控制在半小时内,若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最后,请保持良好心态,多数睡眠障碍都与心理状态不佳相关,若有持续长期的睡眠不良心态,建议专科咨询。

错误的“睡眠认知”,会让你睡得更不好

睡眠认知指的是每个人对于睡眠的观点和看法,以下总结出的几个错误的睡眠认知是每个人都会出现的,改善错误的睡眠认知才能保证健康睡眠。

“我必须每天睡够8h才行?”纠正:世界范围内对于睡眠时间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通常用来判定前一晚睡眠是否良好的标准是第二天是否有充足的精力。

“如果我前一晚没有睡够,第二天要通过午睡来补觉?”纠正:午睡时间过长会影响夜间睡眠,可能加重夜间失眠。

“我躺在床上的时间越多,睡觉的时间也越多,第二天我的感觉也会更好?”纠正:清醒时躺在床上的时间太长会弱化大脑对“床”和“睡眠”的联系,反而会引起入睡困难。“当我入睡困难或晚上睡着后醒来难以再入睡时,我应该一直躺在床上,努力入睡?”纠正:睡不着就离床,可以适当做一些其他事情,有睡意再回床睡眠会睡得更好。

“我担心如果我一两个晚上没有睡觉,我可能会‘崩溃’。”“如果一晚上没睡好,会影响我第二天白天的活动?”纠正:仅一两晚的睡眠无伤大雅,造成的担心反而会影响睡眠。

“临睡前喝酒是解决睡眠问题的好办法?”纠正:喝酒能帮助部分人提早入睡,但会显著增加夜间醒来的频率并引发早醒,反而会影响总睡眠时间。

(本文由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神经科王思航撰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