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周婉怡 胡婷
实习生 何丹莹/文 梁展豪/图
“谷雨春光晓,山川黛色青。”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其名称源于“雨生百谷”的美好寓意。每当谷雨时节来临,榕城便沐浴在充沛的春雨中,气温适宜,正是春天最舒服宜人的时候。此时,春茶飘香四溢,许多老福州人还保留泡上一壶春茶的习惯。
雨生百谷夏将至,暮春韶光正当时。趁春天还没有走远,赶快来品春茶、赏花,不负春色如许,且把春留住,也留一份美好给自己!
谷雨到 雨不休
说起谷雨,人们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雨。每到这个时节,空气的湿度逐渐加大,一场场春雨也悄然到来,气温在雨水的洗礼中稳步回升。
“谷雨如丝复似尘”,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这么描述过谷雨节气,而接下来的三天,福建的“雨”也将跟上谷雨的“节奏”。受暖湿气流影响,我省将迎来一段多雨的日子,19日,阴到多云,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内陆地区部分大雨,西北部局部暴雨;20日,以阴天为主,大部有阵雨或雷阵雨,内陆地区部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而其余地区局部中到大雨。
在谷雨节气的“熏陶”下,福州地区不例外,雨水急忙上岗,从19日起,福州地区以阵雨或雷阵雨为主;20日,雨水不停歇,将持续阵雨或雷阵雨。21日,福州的雨势更“热情”,将迎来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暴雨。
雨前茶 春茶中的佼佼者
福建人爱茶,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正是喝春茶的好时光。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金珊副教授告诉记者,“春茶”就是在春天里,由越冬后的茶树新发的芽叶制成的茶叶。因为茶树在冬季得到了充分的休养,所以春茶的营养成分特别丰富。与其他季节的茶叶相比,春茶采摘时间更早,品质也更佳,是不少茶友的“心头好”。
谷雨时节,不少爱茶人士还会泡上一壶“雨前茶”。据金珊介绍,雨前茶,又叫二春茶,是在谷雨前采摘的细嫩芽尖制成的,与清明的明前茶相比,雨前茶口感更醇厚,香气更浓郁,是春茶中的佼佼者。
“雨前茶的制作工艺非常讲究,每一环节都不能马虎。”金珊介绍,从采摘、萎凋、杀青到揉捻、干燥,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茶农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品质上乘的雨前茶。
家住马尾区的市民小敏就是个资深茶友,每逢谷雨来临前,她都会特意购买雨前茶。小敏告诉记者,“相比清明茶,雨前茶更加耐泡,口感也会更加丰富。”
“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除了雨前茶,还有雨后茶。金珊告诉记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口感大有区别,在经历谷雨和多轮采摘后,雨后茶的嫩度相对较低,品质和滋味也不如雨前茶。
养生三要点 祛湿、养肝、防过敏
谷雨时节养生有三大要点,祛湿、养肝、防过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黄山医生为大家来支招。
第一招:健脾祛湿。谷雨时节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湿邪盛。中医认为湿为阴邪,易损阳气,易伤脾胃,若湿邪入侵人体,易导致关节疼痛、神经痛、春困、不思饮食等。因此,黄山医生建议市民,在谷雨时节,要多去户外晒太阳,或快走,或慢跑,或郊游,都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泄。
同时,日常还可通过按揉阴陵泉穴来达到健脾祛湿的目的。阴陵泉穴,是小腿部位的穴位。取穴时,手贴胫骨内侧向膝盖方向移动,到膝盖内侧凹陷无法移动处即可。可每日早晚用拇指按揉该穴位60下,按揉过程中以感到酸胀为度。
第二招:养肝柔肝。黄山医生解释道,谷雨时节正是春季阳气生发的时候,对于肝气盛实的人来说,到了谷雨时节,阳气快速上升,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出现鼻腔出血、头痛、眩晕、目赤、耳聋等上火表现。对于体质偏热的人来说,谷雨时节要少吃油炸和热性的食物,以防引动肝火。
第三招:预防过敏。谷雨时节,百花盛开,生机勃勃,但百花的花粉容易导致过敏症候的发生。对于过敏体质的朋友来说,谷雨时节容易出现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表现为脸部红肿、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因此,黄山医生建议,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外出要做好防护,戴口罩、帽子或者墨镜;回家后更换衣物、洗澡,以免携带花粉、柳絮入室;睡前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