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老伯腰痛十多年 “五针疗法”助其站起

中医“五针疗法”集五种传统针法于一体,针药结合,直达病灶;该针法创始人卢健秋主任已加盟福州中德骨科医院

卢健秋主任(右)在给患者读片

N海都记者 林宝珍 文/图

最近三天两头下雨,湿漉漉的空气下,颈肩腰腿痛的老毛病是不是又犯了呢?近年,75岁的刘老先生因腰椎间盘突出,时时腰痛,最近受天气影响,更是疼痛不已,需要坐轮椅才能外出。日前,他在接受了独特的“五针疗法”后,才慢慢能站起来行走。

据了解,“五针疗法”是关节颈肩腰腿痛专家卢健秋主任的独创,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集五种传统针法于一体,由于针药结合、直达病灶,因此疗效更佳。目前,他利用这项传统针法“组合拳”,已帮助众多患者摆脱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针药并用治疗

坐轮椅的依伯能站起

“腰椎间盘突出十多年了,做过手术多次复发,本来不抱希望了,听人介绍找到了卢健秋主任,也就治疗了五六次,现在腰都有知觉了。”75岁的刘先生(化名)是一名退休工人,跟随孩子从外省来到福州生活,多年来他经常感觉腰痛难忍、下肢发麻,病情严重时连打个喷嚏都疼得要命,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腰椎4-5节突出,腰椎管狭窄。

今年以来,刘先生病情又加重,出行需要坐轮椅。前不久,他听一位北京朋友说“五针疗法”首创人卢健秋在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坐诊,便前往咨询。经卢医生辨证施治后,针药并用治疗了5次,下肢发麻感就大大减轻,在康复医生的进一步康复训练后,老人家不但能慢慢站起,还可以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走动。这样的身体变化,让患者本人及家属都不禁赞叹中医的神奇。

集五种针法于一体 “五针疗法”专治骨病、疼痛病

卢健秋(中医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骨伤科工作40余年,是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会员,曾任山东武警总队医院骨科副主任、解放军北京466医院骨科副主任,对中医骨伤科疾病及常见关节颈肩腰腿痛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在治疗关节疾病、颈腰椎疾病、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四肢瘫痪后遗症等骨科、疼痛科疾病方面有深入钻研。

卢健秋首创的“五针疗法”,集传统的汉章小针刀、刃针、浮针、皮内针、平衡针刺法五种针法于一体,针对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辨证施针用药,具有“入针即效,拔针见好,非药而治”的独特疗效。

“有固定痛点,且痛点在浅筋膜的,可以用浮针,先扫撤屏障,这是第一步。”卢健秋主任介绍说,第二步,汉章针刀可直达骨病灶,松解粘连;第三步刃针,是针对广泛的疼痛,作用于肌腱韧带,调和气血;第四步平衡针刺法,作用于病痛反应点和腧穴,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第五步中药内服外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防止复发。五针并用,针药结合,直达病灶,因此疗效更显著。

抓住治疗黄金期 个性化针法解决顽固性疼痛

来自罗源的65岁陈阿姨(化名),由于长期在海边劳作,落下了一身的病痛,特别是膝关节,红肿不已,上下台阶非常困难。前两周,她也听说了卢健秋主任的“五针疗法”,专程前往福州中德骨科医院就诊。入院治疗了两周,疼痛大幅消失,双膝温暖,屈膝自如,她开心地在病房里跳起舞来。

47岁的刘女士(化名)患有中风后遗症,口齿不清、口眼歪斜,左手没有知觉,胳膊抬不起来,经“五针疗法”和康复训练,病情也得到大幅改善。

据介绍,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等都是骨科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看,这些疾病重在早诊早治,如果早期干预,可以极大限度地缓解病情,延缓病程。“为什么我要重点用中医的针来解决疼痛?”卢健秋解释说,针灸能够疏通筋络,在众多的针法选择中,只要施针对路、组合得当,就可以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因此,无论哪种情况,特别是中老年人,要重视早期诊断,合理选择针法进行干预,抓住治疗的黄金期,就可以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