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7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20年老烟民 抽电子烟戒烟

戒了两年发现烟瘾仍大;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医生提醒,电子烟也是烟,不能帮助戒烟,危害不容忽视

N海都记者

刘薇

泉州四十来岁的老蔡抽了20年烟,健康亮起红灯,决心戒烟。他改抽电子烟,想着慢慢就能戒掉了。然而,辛苦两年,最终以失败收场。

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近年来,电子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尤其是年轻人,认为吸电子烟是一种时尚,还认为电子烟对身体无害。不过,事实果真如此吗?

原本一天要抽二三十支

近日,泉州市民老蔡在儿子小蔡的陪同下,找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戒烟门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每天二三十支,我抽了20年烟,最近几年老觉得身体不太好,反复咳嗽、容易感冒,加上父亲得了肺癌,总觉得害怕,想着应该戒烟了。”老蔡告诉吴炜景医生,两年前,他开始戒烟,听说电子烟可以帮助戒烟,他便改抽电子烟。然而,电子烟吸了快两年,烟瘾仍旧大,最终戒烟失败。

“我爸戒烟时,我了解到一些关于电子烟的知识,知道电子烟不能作为戒烟的替代方法,吸电子烟照样会成瘾。”目前就读初中的小蔡告诉吴医生,老爸换电子烟时,他曾劝阻过,但老爸不信。

吴炜景医生肯定了小蔡同学,并给父子俩科普传统烟草和电子烟的坏处。他指出,电子烟无法帮助戒烟,戒烟的关键仍是需要下定决心,同时需要家庭成员一起协作,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戒烟方案。

“戒烟其实是团队作战,需要本人+家庭+医生共同协作。”当天,吴医生为老蔡制定了戒烟方案。

看似“安全无害” 实则危害健康

随着控烟工作的持续推进,公众对于“吸烟有害健康”和“拒绝二手烟”的认识不断加深,对“室内全面禁烟”的共识也日益形成。然而,近些年,电子烟渐渐成为一种潮流,尤其是在年轻人中流行。

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数据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约在1000万。使用电子烟的人群以年轻人为主,15~24岁的年轻人使用率最高。该中心一项调查显示:2019年初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为2.7%,高中学生电子烟使用率2.2%,职业学校学生电子烟使用率4.5%。此前,福医二院曾在科普宣传活动中随机对泉州地区初中生做过问卷调查,亦提示存在电子烟的情况。

“电子烟外观新颖、颜色多样,还有清新水果味,容易吸引孩子们尝试,甚至反复回购。此外,电子烟也逐步成为一种社交工具,青少年容易跟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吴炜景指出,电子烟看似“安全无害”,但其实和卷烟一样也会给人们带来很多潜在的危害。

据介绍,电子烟中所含烟油的成分除尼古丁外,还有丙二醇、丙三醇、烟草特有亚硝胺、烟草生物碱、调味成分等。青少年接触尼古丁可能影响大脑发育,导致学习障碍和焦虑症,还有成瘾性。电子烟加热后释放的气溶胶可产生甲醛、烟碱、亚硝胺、苯等致癌物。调味剂加热后可增加自由基的释放量,会直接刺激人体呼吸道、鼻腔和口腔黏膜,出现咳嗽、咽炎和咽喉炎等。除此之外,电子烟产生的二手烟也就是二手气溶胶,是一种新的空气污染源,同样会危害使用者及其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

抽烟上瘾 医生建议这样办

“很多人一开始坚信自己可以通过电子烟来主动减少尼古丁的摄入,最后达到戒烟的目的,但实际上更多的人是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导致烟瘾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电子烟中的尼古丁也一样让人吸烟上瘾,并不能有效戒烟。因此,世卫组织并不建议以电子烟作为戒烟的辅助手段。”吴炜景医生指出,无论是健康人群,还是吸烟者,都不推荐使用电子烟。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如果真的想要戒烟而戒不掉,可以求助医院的戒烟门诊,进行药物治疗或是行为咨询干预等。

如果发现孩子吸烟怎么办?吴医生建议,家长不要太慌、不要过多责备,适当给予一些理解与关心,用积极的心态来帮助孩子戒烟。除此之外,可以建立戒烟奖励机制、提升控烟知识知晓度、加强心理疏导。父母和老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一个无烟环境。“其实,对于青少年来说,预防吸烟比戒烟来得更加重要。”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