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5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视力急剧下降 泉州一小伙几近失明

一查已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泉州眼科医生提醒,糖尿病患者需定期复查眼底

N海都记者 刘薇

“怎么会这样!一个月前还看得清楚,一个月后却漆黑一片!”年仅36岁的小蒋(化名)彻底慌了,就在不久前,他查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晚期。

2024年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泉州眼科医生提醒,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一般无明显视力损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定期复查眼底,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致盲。

查出糖尿病十年后

男子确诊糖网晚期

这周一,泉州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朝斌接诊了小蒋。

小蒋是在朋友的帮助下来到眼科诊室的,现在,他几乎看不到东西,生活无法自理。经检查,小蒋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Ⅵ期(晚期),黄斑区牵拉性视网膜增殖性脱离,视力极差,手指在他眼前晃动,他只能看到手指的影子。

“也就一个月时间,我的视力急剧下降!”小蒋告诉林主任,他在十年前查出糖尿病,不过没有症状,所以,他没重视、没治疗,平日也没控制血糖。1个月前,他感觉双眼有点模糊,视力下降;没想到1个月后,已经几乎看不到。不久前,他到厦门的眼科医院去检查,医生建议尽快手术,但表示术后不确定视力能否提高。“我才36岁,不能失明啊!”

“查出糖尿病后,不治疗不控血糖,又一直没检查眼底,所以没能及时发现病变,最终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林主任惋惜道,此时,小蒋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细胞已被破坏,即使通过手术治疗,视力提高也极为有限;但若不加干预,病情发展下去将不断恶化,甚至致盲,并可能引发其它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此时的小蒋早已悔不当初,但他已没有后悔药吃。为挽回那一丁点视力,他决定于近期接受手术治疗。

严重可引发失明 早期干预非常重要

糖尿病是我国常见的慢性病。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14亿,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例糖尿病患者。而其中,有3700万人发生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每3例糖网患者就有1例面临失明,约1200万人。就在不久前,《我国主要眼底病慢病管理专家共识》出台。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俗称‘糖网’,它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损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不可逆的眼部疾病。糖网不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更是工作年龄段人群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林朝斌主任指出,小蒋这样的糖网患者不少见,这些糖尿病患者往往忽视了眼底检查,直到视力下降严重才想到就诊,从而延误治疗。

据介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分六期。前三期为非增殖期,也是控制预防的关键时期;后三期为增殖期,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视网膜玻璃体的反复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造成视功能严重障碍,甚至失明。

“早期干预非常重要。”林主任指出,糖网早期一般无明显视力损伤,等到引起严重的视力损害才来看医,此时不仅要花费更多的治疗费用,且预后效果很差,因为糖网的损害是不可逆的。《我国主要眼底病慢病管理专家共识》建议,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12岁之前发病者,自12岁起每年筛查一次眼底;12岁之后发病者,起病5年内筛查,之后应每年随诊1次。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时开始筛查眼底病变,每年随诊1次。

“糖网的有效治疗依赖及时规范的诊疗,即使有良好的视力且无眼部症状者也要定期随访,要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定期复查。如果突然出现视物模糊、扭曲、眼前黑影飘动时,应尽快就诊。”林主任强调,就像糖尿病一样,糖网也是不可治愈的,但早期诊断、有效治疗对延缓病变进展、减少视力丧失至关重要。

□提醒

控制“三高”

是预防基础

据了解,糖网是可防、可控的。糖尿病病程越长、血糖控制越差,糖网几率越大;伴有高血压、高血脂、肾脏病,加上不好的生活习惯如吸烟等,糖网几率越大。

“所以,治疗糖网不仅需要针对眼睛治疗,最关键的还是要控制好血糖,同时控制好血压、血脂。”林主任提醒,控制“三高”可以预防或延缓糖网的进展,这是预防糖网的基础。“三高”患者需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其次,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控制好“三高”的基础,清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都有利于控制“三高”。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