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婉怡/文 毛朝青/图) 在福州鼓楼区金泉弄深处,隐匿着一间别有洞天的小屋,外表看似不起眼,内部却有另一番天地。推开木门,走入小屋,像是乘坐时光机回到了几十年前。屋内光线略暗,房间内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老物件:褪色的照片、发黄的报纸剪贴,还有那些年代久远的地图和海报,桌上随意摆放着老照片、旧式打字机以及一些手工艺品,这里便是“90后”小景的收藏室。
“四年前,刚刚租下这个房间的时候,我们大家还以为她要开杂货铺,没想到慢慢地这里变成了她的收藏室。”汤门社区工作人员说,当时这间房间几乎处于半毛坯状态,没有装修,后来小景和伙伴开始亲手改造,老物件也一点一点变多,这里变得很有旧时光的“味道”。她还收周边居民不要的老物件,在别人看来还以为在捡垃圾,但在她的小房间里,就变成了一件艺术装饰品。
对于小景来说,收集这些旧物,是在保管物品原主人的故事。小景告诉记者,她记得有一次去公园展示这些老物件,有一位七八十岁的爷爷说他家里有好多老物件,有几百个几十年前的胸章愿意给她,她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他十分舍不得那批胸章,最后只给了我一半。”小景说,那位爷爷说,他年纪大了,很怕有一天不在了,子女不会好好保存这批胸章才想给她,他拿在手上看了许久,十分舍不得。“这些胸章各式各样,比如劳动奖章等,它们的色彩、图案和中国发展的故事有关。”
在房间角落有一个龙舟头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小景回忆道,这个龙舟头是四年前她在闽侯找到的,当时一眼就喜欢上了,它是当地人自己制作彩绘的,不像名匠做的那般精致,但很能体现对生活的热爱。
“有的时候,我们会和朋友、周边的居民交换物品。”小景说道,在众多物品中,让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暖手袋,那是一位刚从海外归来的女士给她的,当时她的外婆刚刚去世,在家里发现了两个暖手袋和使用说明书,暖手袋还是塑胶做的,包装盒已经泛黄,颜色却颇有年代特点,那位女士用暖手袋和小景交换了一个木雕小马,留作纪念。
小景说,这些物品就像是一个个故事,展开在小屋的每一个角落。这个世界转得很快,但每当来到这里,心就会慢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