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泡泡岛音乐节”遭吐槽

音乐节雨中举行,乐迷“泥地”观演,周边小商贩趁机赚钱

音乐节入场处,乐迷蹚着泥水经过

N海都见习记者

王灵婧 吴诗榕 文/图

“喜力·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东南站”(以下简称“泡泡岛音乐节”)于15日、16日在福州闽越水镇举办,恰逢暴雨预警。因最近福州雨水频繁,在音乐节举办前几日,有粉丝担心安全问题想退票,却发现退票申请已于5日截止(详见海都报6月15日A04版)。

15日,记者前往音乐节现场发现,因下雨造成一些场地泥泞,乐迷只能蹚水经过。此外,因音乐节人流量大,景区内外很多商家借机赚钱,“上卫生间一次1元,寄存行李一次20元,雨衣10元”。

进场满脚泥泞,粉丝吐槽一片

15日下午1点左右,记者到达现场,天空正下着小雨,许多歌迷携带雨衣、鞋套、雨伞等进场。记者在现场看到,观众入场时必须经过一片被雨水泡过的泥泞土地,在地面上铺有小块假草皮。由于积水,假草皮与泥土混在一起十分泥泞,但乐迷也只能蹚水经过,没走两步鞋套、脚踝就沾上了泥水。

在演出区域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如遇降雨,请有序前往岛民服务站领取雨衣”。记者观察到,在演出区域的周围设有多个岛民服务站,未带雨具的乐迷可以前往免费领取雨衣。

“我特地从南宁过来,最期待的就是孙燕姿,不过这次的场地真是让人失望。”从南宁来到福州观看演出的乐迷林女士告诉记者,她和男朋友14日就从南宁来到福州,买了通票,15日晚还因为下雨,地铁接驳车被堵在路上,导致赶不上地铁,一直到凌晨1点多才到达住的地方。

记者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有不少网友吐槽,“难怪叫泡泡岛,被水泡过的岛”“停车场疯狂堵车,晚上10点到停车场,12点才开出来”“场内很多人挎着袋子卖东西,没有人管”“进场草地满脚都是泥泞”“接驳车竟然接到地铁停运,我们只能在海底捞呆一晚上”……

上卫生间1元一次,周边小商贩趁机赚钱

记者在音乐节现场还看到,有人挎着大背包在场内叫卖:“雨衣、雨鞋、应援棒,有人需要吗?”“魏晨的亲笔签名,一张50元。”

记者上前反复询问,签名照是否真的为魏晨的亲笔签名时,商贩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们拿货的是这样说的。”

“快快快,听说前面可以上卫生间,人少不用排队,我们快去。”15日21时30分,随着泡泡岛音乐节的散场,大批乐迷纷纷步行至管制区外打车回家,在闽越水镇节庆广场附近的望江花园小区门口,在一家小店外,记者看到立着一块白板,白板上写着:“寄存行李20元,加厚雨衣10元,上卫生间1元一次。”

记者在现场观察的短短10分钟里,该店就来了8名刚看完音乐节的乐迷前来上卫生间,还有两名乐迷前来领取之前寄存的行李。

“音乐节场内的卫生间虽然数量不算少,但是现场的人真的太多了,要排很久的队。”正在排队等候上卫生间的乐迷小陈告诉记者,演出期间她曾去场地内上过一次卫生间,排队排了许久。

小店的店主陈先生(化名)告诉记者:“下午3点多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觉得乐迷对于行李寄存和卫生间的需求挺大的,就立刻行动起来。15日当天的收入大概在200元左右。”

律师:

主办方应对场地内商贩统一管理

针对音乐节周边贩卖商品是否合规,记者联系了福建律师海都公益团福建中宪律师事务所蔡宣锦律师。蔡律师表示,擅自在音乐节周边贩卖商品属违规行为,市场收费行为需要向有关部门报备,音乐节周边贩卖商品的合规性主要取决于商品质量与安全、明码标价、商品种类与来源以及场地管理等方面。

商家应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价格法》,确保商品质量合格,所有售卖的商品价格合理,如果商家存在价格欺诈、哄抬物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蔡律师表示,音乐节主办方应对场地内的商贩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商贩在指定区域内经营,并遵守相关的场地管理规定。

记者尝试拨打本次音乐节主办方北京创娱无界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爱企查上留下的联系方式,但显示为空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