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综合蓝鲸新闻 大河报 北京商报
羽毛球运动消费火热,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显著攀升。今年以来,国内几大头部羽毛球厂商多次上调售价,部分型号涨幅超过60%。对此,不少羽毛球爱好者吐槽,“羽毛球已经成为‘贵族运动’”。还有球友调侃,羽毛球已经成为新型“理财产品”。原材料究竟涨价几何?羽毛球价格“一涨再涨”究竟为何?
集体涨价超两三成 头部品牌缺货
7月伊始,尤尼克斯、红双喜、翎美、威克多、超牌、亚狮龙等羽毛球厂家又迎来新一轮涨价。到目前,国内头部羽毛球厂商的涨价幅度普遍较去年高二三成,部分型号的涨价幅度高至60%以上。
以羽毛球“涨价天王”尤尼克斯为例,其主流高端款AS-05羽毛球,零售价从4月前的210元/打涨到225元/打,7月后价格进一步飙升,直达275元/打。一位有着20年球龄的资深羽毛球爱好者告诉蓝鲸新闻记者,买得多会有优惠,其两年多前从批发商那里拿货只要95元/打,去年的价格每打还是100元至110元左右,前段时间涨到130元,最近一次拿到价格已涨到160元。
与其他球类不同,羽毛球属于易耗品。有球友说,“一颗球也就支撑1个小时,再往后毛就掉多了,满场乱飞没法打”。“打得钱包疼,心也疼”。多名受访羽毛球爱好者告诉记者,前两年50元左右一筒(12颗)的“口粮球”,现在普遍要在80元以上。
涨价的另一面是缺货。以羽毛球头部品牌尤尼克斯为例,其京东自营店里的6款天然羽毛球已全部售罄;天猫旗舰店内也仅有一款球在售,为340元一筒的AS-40EX——这款球的定位是国际比赛用球,并非普通爱好者最常用的型号。京东客服表示,羽毛球缺货的情况已持续了差不多一个月,缺货是因为厂商产能不足,目前尚不清楚重新上架的时间。
不过在经销商门店依旧可以买到前述品牌的部分现货。一家尤尼克斯的线上经销商告诉记者,“目前球都比较紧缺,现在的这批货是之前囤的,估计这两天要卖完,后面也不确定什么时候到货。”
深谙行业的羽毛球装备博主陈醉告诉记者,涨价是多方的动态博弈,包括品牌方、做球的工厂和做羽毛生意的“毛贩子”。有接近“毛贩子”的人士透露,他们这一波挣到了钱,并且今年赚的钱比往年很长时间挣到的都要多。
羽毛球价格 为何涨得如此“汹涌”?
区别于多数球类运动,羽毛球有易耗损的特点,日常训练和比赛中都需要频繁更换新球,而鹅、鸭“毛片”是羽毛球核心原材料。
成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简称“成羽公司”)的大晒场铺满了雪白的鹅毛。这些经过多道工序之后的鹅毛,被铺平在了近千平方米的水泥地上。如果天气晴朗,这些鹅毛将在经历3至5天的晾晒之后,才能进入到后续的工序当中。
成羽公司总经理赖周华介绍称,这样一套20多道工序的标准化流程下来,每一片大白鹅的羽毛在40余人忙碌加工,一个月产能超千万片的厂里,就要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
目前,通用的羽毛球由16根羽毛组成,据赖周华介绍,由于每只鹅的左翅和右翅各自最多有7片刀翎适合被用来制作羽毛球,加上羽片大小、翎管粗细的不同,接近20只鹅才能分别利用左翅和右翅上的刀翎制作一打(12颗)球。
从供给端看,羽毛球涨价可以追溯到上游禽肉的价格。
根据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测算,近年来国内肉鸭出栏量保持在40亿只左右,对比往年有所减少,叠加疫情因素导致养殖成本上涨,肉鸭均价处于近5年中偏高水平。
家中从事养殖生意的小许告诉记者,羽毛球涨价的另一个原因是养殖场更少,也更追求效率了。“不同于以前还有很多小型养殖场,现在存活下来的养殖场都是规范化养殖的大厂。而大型养殖场的鸭鹅,主打一个快速出货,30天就能出栏。”小许感叹,“30天有的鸭子,毛都还没长齐,哪里来的鸭毛做羽毛球。”
从需求端看,羽毛球热度变高,打球的人多了,对易损消耗品羽毛球的需求自然而然就增加了。近年来球馆像雨后春笋般冒出。以前每个城市只有几家羽毛球馆,但是现在要以每条街道有几家来计算了。根据成都市羽毛球协会提供的数据,成都长期进行羽毛球健身的人数超过50万人;拥有4片及以上羽毛球场地的场馆(场地)达440余个。
“一涨再涨”的状况还会继续吗?
毛片以现货交易为主,价格仍在持续走高。杭州富阳一家羽毛球生产工厂的商厂长称:“不像一些特定的产品,有国家管控,羽毛球全靠市场自己调控,现在行情就是这么一个行情。当然到后面如果说成本降下来了,我们的售价也会相对应地调整。”
但因为羽毛是鸭鹅身上的边缘产物,所以羽毛球涨价短期并不会带动上游养殖业的增长,即“物以稀为贵”的状态大概率还会继续下去。
“羽毛球小行业的核心资源是人家别的行业的副产品或是附属产品,所以这个情况是很特别的,其他很少有行业是这样的情况。还得看市场的容纳程度,如果能够持续容纳羽毛这样涨价,对养殖场来讲,肯定会多养,只是看涨到什么程度涨不动。”陈醉称。
值得关注的是,上游毛片商可能有囤积毛片的行为,下游还有经销商大战。“经销商消耗的球要更多,但货都拿不到了,可能还会降价吗?以前一个月可能5万桶,现在这个月就只能拿到两三万桶,货只会越来越少。”商厂长认为涨价已然成为必然趋势。
此外,陈醉认为,一些大型养殖场可能已经开始自行进行羽毛的挑选工作,这一趋势可能会削弱传统“毛贩子”的市场地位。“从商业逻辑来看,养殖场自行挑选羽毛并不需要高成本或特殊技能,他们可以雇佣成本较低的普通工人,如农村年长妇女,来完成这项工作。所需设备也相对便宜,且易于采购和安装,可能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就能建立起这一能力”。
因此,养殖场通过自建挑选能力,可能会减少对中间商“毛贩子”的依赖,从而影响通过买卖差价获利的商业模式。这种变化,预示着“毛贩子”目前的利润模式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他们可能只能在未来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继续享受现有利润。
大家会因为价格“抛弃”这项运动吗?
“如果羽毛球价格上涨过快,一些普通爱好者可能会考虑转向其他运动。但目前,主要是高端羽毛球价格在上涨,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打球成本增加十几块钱并不明显。”陈醉认为,“年轻学生或收入较低的群体可能会选择更便宜的羽毛球,尽管品质可能有所下降。”
“虽然有人抱怨价格上涨,但大多数人仍会继续打球。羽毛球打球成本的增加通常由俱乐部负责人或群主组织,分摊到每个人头上。”陈醉称,羽毛球价格的小幅上涨还不足以让人们放弃这项运动。
此外,羽毛球装备中,球拍和鞋子属于耐用消费品,尤其是球拍,如果使用得当,可以使用多年。相比之下,羽毛球作为快速消耗品,一位对行业有多年观察的业内人士告诉蓝鲸新闻记者,消费者更看重性价比而非品牌。“只要羽毛球性价比高,打感好,消费者就会选择使用,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
记者了解,目前人造羽毛球发力最大的品牌是胜利。其之前推出过碳音1号、碳音2号,2023年新推出新碳音球,工艺材质做了新的改变,是目前最接近天然羽毛球的“人造球”。“但是行业现在整体仍处于加紧研发中,目前用的‘人造球’,从技术层面来讲,不论是‘打感’还是其他各方面,市场接受度还不行。”陈醉称,“几个大品牌只要把技术上的问题搞定,真的要做成了这件事情,特别耐打的‘人造球’会把整个羽毛球生态颠覆掉。对消费者而言,大家能把在球上面的花费降下来,无疑是利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