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周婉怡 林宝珍) 吹空调加雪糕,是夏日里的最佳搭档。省立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马坤介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当地吹空调和吃冰糕可以缓解高温带来的不适感,但每年夏季,门诊都会出现一些贪凉饮冷后出现头痛、身困、乏力、腹泻、舌苔白腻的患者。
“夏季是养阳的好时机,要避免过于寒凉,会损伤人体的阳气。”马坤建议采取科学合理的解暑方式,如适量饮用温开水、绿豆汤等清热解暑的饮品,以及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和锻炼。
夏日如何防暑解热、缓解夏日的不适感?说起这个问题,不少人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藿香正气水。殊不知,藿香正气水只能治疗轻度的“阴暑”。福建省名中医张喜奎教授介绍,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中暑分为“阴暑”和“阳暑”,其中因湿热导致的中暑称为“阳暑”,比如由于天气酷热而出现上吐下泻、头晕等症状;“阴暑”则是由于炎热的天气会使人身体的毛孔扩张,此时如遇到寒凉来袭,寒湿就会进入体内。
张喜奎告诉记者,藿香正气水和中化湿、解表散寒,对阴暑疗效显著。因此,轻度的阴暑可以通过服用藿香正气水减轻症状,若是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或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患者需要及时就医诊治;而在太阳暴晒后所导致的中暑为“阳暑”,由于暑热内侵,患者可能出现体温较高、皮肤干燥无汗、乏力晕倒等现象,这种情况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否则容易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加大耗伤人体的津液和阳气。“夏日气温高,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就近尽快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三伏贴并不能包治百病,也并不是人人适合的。福建省第三人民医院营养师陈慧云介绍,“三伏贴”是根据“内病外治”“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中医理论,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通过对经络穴位的治疗,达到补充阳气、加强卫外的作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孕妇、2岁以下幼儿、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皮肤过敏体质者、发热等热证、阴虚火旺体质者不适合做。“夏日解暑吃绿豆汤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喝越多越好。绿豆含有多种营养素,营养丰富,但是偏寒凉,大量饮用易伤脾胃,尤其是易腹胀腹泻、体质寒凉、月经期妇女等人群不宜多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