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8版:史话 上一版   

这些古代名人也口吃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宣布退出2024年总统竞选。

而在6月27日首场美国总统大选辩论时,81岁的拜登就因为说话出现口吃、忘词,突然神秘“僵住”等糟糕表现而备受质疑。

自2020年当选美国总统后,拜登“口吃”这一点,就常被媒体拿来做标题。在中国的历史上,口吃的名人也有不少,不过这些名人并没有因为语言障碍而影响他们精彩的人生。

口吃也有组合:

期期艾艾

说到口吃,怎么能忘记大名鼎鼎的“期期艾艾”组合。

“期期”指的是汉代大臣周昌。众所周知,周昌当年在农民战争中跟了刘邦,并且跟着刘邦入关破秦,后来他升到了御史大夫,还被封为汾阴侯。周昌这个人很厚道,敢于直言,但这个“直言”对他来说有点困难,因为他口吃。但口吃又如何?这不妨碍周昌表达他自己的观点!

话说某天戚夫人又给刘邦煽足了枕头风:“陛下,太子刘盈性格太过懦弱,您看我们俩生的这个如意怎么样?”刘邦想想也是,于是决定废掉刘盈,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当刘邦把这个想法刚说出口时,立刻就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反对。

周昌乃一钢铁直男,他直接在朝廷上跟刘邦极力争辩,刘邦被他吵得脑壳疼,问道:“那你说说,有什么理由反对我改立太子?”

周昌本来就口吃,加上他又是激动,又是愤怒,于是口吃得更厉害了!他满脸通红,青筋暴露:“我……我的口才虽然不太好,但我期……期……知道这样做是不……不行的。陛下啊,您虽然想废掉太子,但是我期……期……坚决不能接受您的诏令。”

原本挺严肃的一件事情,周昌这一口吃,惹得朝堂上文武百官都哈哈大笑,刘邦也跟着大笑,况且刘邦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听人劝,于是改立太子一事就又被搁到了一边。

既然“期期”如此刚直,那么“艾艾”就必须机智。

“艾艾”指的是三国时期魏国大将邓艾。据《世说新语·言语篇》中记载,邓艾有口吃的毛病,他一开口就先自称:“艾……艾……”他大概要“艾”个一分钟左右,能把人给急死!

某次他在洛阳参加司马昭的聚会,轮到他说话时,他又开始了:“艾……艾……”又是“艾”了半天还没“艾”出下一句,司马昭就调皮了,拿邓艾开涮:“你老说艾艾,到底是几个艾?”邓艾口吃结巴,说话不顺畅,脑回路却通畅得很,他好不容易“艾”完了,立刻怼回去:“凤兮凤兮,难道不是一个凤?”

对于这个梗,《艺林伐山》卷十二引《玉箱杂记》中有解释:“邓艾号伏鸾,陆云号隐鹄。”邓艾把司马昭给怼了回去:“哼!我就算口吃,我也是凤凰哟!”多么傲娇!

后来,周昌与邓艾这两个著名的故事就被后人组成了一个成语,就叫“期期艾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口吃的人说话结巴。但,口吃又如何?三观正,脑子好,最重要!

高殷:

口吃的事情,怨我爹

有的人天生口吃,这谁也怨不着,但齐废帝高殷确实有个人可以怨,那就是他的父亲北齐文宣帝高洋。

高洋在执政前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不仅如此,高洋还严禁贪污,肃清吏治,前后筑北齐长城四千里,征伐四克,被突厥可汗称为“英雄天子”,绝对是北齐的一代英主。

可到了后期,高洋每日酗酒纵欲,残暴滥杀,赏罚无度,还干了许多血腥的事情。

作为太子,高殷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性格发展多少就有些问题。不过好在高殷聪明睿智,生性宽厚仁慈。

高殷的口吃并不是先天性的,直到某天高洋登临了金凤台,他看着皇太子高殷心想:“这个孩子有点不像我,太过善良懦弱!这样如何能够成就霸业!”于是,高洋把高殷叫来,递给了他一把刀:“儿子啊,我命令你亲手把这些囚犯给杀了!”

看着那些囚犯恐惧的眼神,向来宽仁善良的高殷心生怜悯,下不去手,此时高洋怒火中烧,他狠狠瞪了高殷几眼,忽然拿起身边的马鞭,当着众人的面,狠狠抽了高殷三下。

挨顿打并不算什么,但高殷是养尊处优的皇太子,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亲爹用马鞭抽打,一是受到了惊吓,二是受到了屈辱。或许高洋都没有想到,这顿打让高殷留下了终身的遗憾,那以后的高殷常常心悸口吃,精神恍惚。

从医学的角度来看,高殷的口吃是受到惊吓后,心理原因造成的语言障碍,但口吃并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代明君。在他继位后,短短三个月时间就扭转了国家的局势。

陆羽:

口吃怕什么?我把它变成特长

其实口吃只是个正常的语言障碍,大名鼎鼎的“茶圣”陆羽也口吃,他曾在自传里曝光:“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不过,陆羽从来不因为自己口吃而感到自卑,相反他还将自己所有的先天不足变为了优势。

陆羽出生没几天就被家人抛弃了,路过的智积禅师将他捡回寺庙并抚养长大。十二岁那年,陆羽离开寺庙,一不小心就踏入了演艺圈。陆羽颜值不高,还口吃,当流量小生是不可能的,好在他幽默机智,成为一名丑角演员。大概是有些艺术天赋,陆羽的表现力很强,他虽然口吃,但很会在表演中扬长避短,甚至会利用自己的口吃增加喜剧效果,一时成了演艺圈里的红人。

陆羽还把他表演时的一些灵感收集起来,竟然写了三卷《谑谈》。没多久,这套《谑谈》也火了,成为排行榜第一的畅销书。

就这样一直到了公元746年,那时的陆羽早已是一线演员了。楚地人要在沧浪水边大办宴会,主办方是地方官吏,他们听说有个叫陆羽的丑角演员很出名,于是召见了他,聘请他去当参演人员的客座教授。就在陆羽耐心地现场教学《演员的自我修养》时,出任河南府太守的李齐物出现了。他见到陆羽后,眼睛一亮:“哇!这绝对不是一般人!”于是,李太守握着陆羽的手,拍着他的背,亲手把自己的诗集送给他,叮嘱他一定要收藏。不仅送诗集,李太守还推荐陆羽去火门山邹夫子的别墅去学习。也是在那以后,陆羽开始了他的另一段人生,品茗鉴水,成为一代“茶圣”。

扬雄:

虽然口吃严重

可我文章写得好啊

在中国文学光辉灿烂的历史长河里,汉代辞赋创作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涌现出了以“扬马”为代表的众多优秀辞赋作家。“扬马”即指扬雄和司马相如,巧合的是,两位作家还都患有“口吃”,《汉书》称司马相如“口吃而善著书”,称扬雄则是“口吃不能剧谈”。但口吃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和学术著述,反倒更显他们的可爱与可佩。

扬雄的“口吃”,从“不能剧谈”的记载判断,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结巴。

《汉书》本传称扬雄的为人,用“简易佚荡”四字予以概括,就是做人做事从容宽缓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顺其自然、与世无争,扬雄因为口吃而不是“好强”的人。他的毕生追求,都放在了“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本传又称他“默而好深湛之思”,口吃还锤炼了扬雄好深思玄想的特点。

扬雄的人生经历也充分证实了此点。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扬雄四十二岁,已过不惑之年,在同乡人杨庄的举荐下离开成都到长安。起初只是待诏,直到次年年底,因奏进《羽猎赋》始获得官阶低微的郎官身份。没想到郎官一直做到王莽新朝时,持续了二十年左右,而且还是因为扬雄“耆老久次”才拜中散大夫。郎官的俸禄很低,恐怕也就勉强维持生活,可扬雄还主动奏请免除三年的俸禄,以使他心无旁骛,纵览内府藏书。后来因为牵扯到狱案,捕者到时,扬雄恐不能自免,从阁楼上跳下,几乎摔死。为何这么做?扬雄自知口吃不能辩驳,这也是他对“士可杀而不可辱”的儒家精神的遵循。

这些中国古代历史上口吃的名人用他们的人生告诉我们:口吃怕什么?这只不过是一个最为常见的语言障碍而已,人生只要不放弃,随时都会有精彩。

(北京青年报 光明日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