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老树春深更著花

闽籍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逝世27周年,纪念活动在三山人文纪念园举办

螺洲镇陈宝琛故居中的还读楼,现为陈岱孙纪念馆

设立于三山人文纪念园内的陈岱孙塑像

N海都记者

吴雪薇

今年是闽籍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陈岱孙先生逝世27周年。8月3日上午,“静坐听雨,弦诵有声”——陈岱孙先生纪念活动在三山人文纪念园举办。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一场特殊的生命课堂及纪念仪式,深切缅怀陈岱孙先生对教育事业的卓越贡献,传承其教育精神,激励当代教育从业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七十载桃李贯中西

陈岱孙出身福州著名的螺洲陈氏,原名陈縂。祖父陈宝璐是末代帝师陈宝琛的三弟,光绪十六年的进士,兄弟六人创下“兄弟三进士”“六子科甲”等佳话。

1900年出生的陈岱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他6岁入陈家私塾,在祖父督促下熟读四书五经,深受传统儒家教育和陈氏家风浸染。而十分洋派的外祖父为他延请英文教师,15岁的陈岱孙考上鹤龄英华学校时,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他的老师石卓斋先生曾赠他一把团扇,在其上题诗诫勉:“本是龙门诩李膺,虬枝得所气休矜。人间饮啄原前定,不露聪明即寿徵。”对老师的教诲,陈岱孙说自己“一直记着,不敢忘”。他的一生都以“不露”去骄矜,坚守着刚正、持守、谨严、自律的个性。

1927年,陈岱孙出任清华学校大学部经济系教授;1928年起任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和系主任,次年起又兼任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他的一生都将精力放在清华、西南联大及北大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上,从教七十载,终身未婚,九十余岁高龄依然出现在博士生的论文答辩中。

抗战爆发清华南迁时,陈岱孙随校奔赴长沙、昆明,受命作为先遣组的负责人,参与建立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历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经济系教授、系主任,并一度任西南联合大学商学院院长。在长沙、昆明的八年半,陈岱孙住过戏院的包厢,也曾和朱自清同宿一室,生活拮据,但在炮火和极端贫困中,他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坚持教书育人。朱自清题诗赞曰:“浊世翩翩迥不群,胜流累叶旧知闻。书林贯串东西国,武库供张前后军。冷眼洞穿肠九转,片言深入木三分。闻君最爱长桥戏,笑谑无遮始见君。”

处事态度脚踏实地,毫无矜气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以陈岱孙之言为引,闽海百年历史纪念馆许宏锦副馆长为在场的听众深情讲述了陈岱孙的生平故事。螺洲镇店前村陈宝琛故居中的还读楼,2020年被专门开辟为陈岱孙纪念馆,策展人陈初越也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纪念馆筹建轶事。

有关陈岱孙,大家通常有两种形容:民国第一“男神”与第一“学霸”。但陈初越更喜欢谈起的,是陈岱孙毫无矜气的“入世”态度:“中国传统读书人满腹经纶,学贯中西者实不乏其人,但论及实操做事者,则无一二。陈岱孙正是一名踏实做事的学者。”在展陈史料的整理中陈初越注意到,陈岱孙所留下的大部分书信多涉及学校杂务、购买器材、学生事务等枯燥无味的琐事,与其经济学泰斗的身份颇不相称。但这就是陈岱孙的处事态度,目及星辰,但脚踏实地,毫无矜气。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