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闽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泄露明星隐私闯祸?骗子盯上孩子

泉州一小学生被骗八千余元,仅暑假一个多月,浙江海宁就有30多名学生被骗;警方提醒:家长务必保管好手机、付款码、银行卡密码等重要信息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热衷于上网,喜欢追星追网红,关注偶像隐私,胆小易被忽悠……当青少年群体的这几个特点被犯罪分子掌握并利用后,一种“泄露明星隐私闯大祸”的新型诈骗手法就盯上了孩子们。8月8日,泉州警方发布紧急预警,家长务必保管好手机、付款码、银行卡密码、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案例

小女生用妈妈手机刷视频

误入“爱豆群”被骗近万元

近日,泉州市泉港山腰街道的许爸爸带着女儿匆匆赶到山腰派出所,称其女儿玩了一会妈妈的手机,就被骗走8286元。

据介绍,小许是一名小学生,当天她在家浏览某短视频软件时,收到了一条私信,对方自称是某女明星的“粉丝群群主”,可以将小许拉进粉丝群。小许是该明星的粉丝,心动之下就添加了对方好友,进入了“爱豆”的“QQ粉丝群”。没过一会儿,一名自称“张警官”的人在群里说,该群涉嫌泄露明星隐私,群里的管理员已被公安机关抓获,要求群里的成员添加“律师”联系方式,配合调查以洗除嫌疑,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涉世未深的小许看到对方的言论后很恐慌,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小许对“律师”言听计从,用妈妈的手机向不同的银行账号转账共计8286元。直到小许的妈妈拿回手机后,发现可能是被诈骗了,才立即求助警方。

据警方介绍,小许的被骗并非个例,仅暑假一个多月时间内,浙江海宁地区就有30多名学生被骗,被骗金额达62万余元。这是针对未成年人群体的网络诈骗,现实中总是有一些“马大哈”家长,对孩子过于放心,明知道手机里的密码早已不是“秘密”,依然不加提防,令人捏了一把汗。

起底

诈骗套路有四步

根据泉州警方目前已经掌握的情况,“泄露明星隐私”新型诈骗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套路。

锁定追星未成年人群体,通过冒充明星工作人员、律师等特定身份,与未成年人建立联系;以威胁、恐吓等方式或以泄露明星隐私要核查征信、粉籍等为由,要求未成年人获取家长手机进行相关操作;诱导未成年人开启“屏幕共享”、告知“验证码”等;将受害人银行卡钱款转入数字货币账户、境外账号等,财产一旦转移,钱款难以挽回。

提醒

家长要看管好手机和支付账户

泉州警方提醒家长,务必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付款码、银行卡账号、密码、支付验证码等重要信息。日常教育子女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轻易添加陌生人为好友,被拉入陌生群时应立即退群,与陌生网友交流涉及金钱往来时,要提高警惕,做到不听、不信、不转账。不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不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不添加所谓的明星账号等。家长要看管好个人手机和支付账户,设置好开机和打开软件的密码,防止孩子使用自己的手机转账付款。如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或到派出所报警。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