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刷电子医保卡为何要人脸识别?

有市民在瑞来春堂(三坊七巷馆)就医结算时遭遇此事;部门:为了更好监管医保基金,福州正在鼓楼区试点这一举措

海都讯(记者 梁展豪 林涓) “刷电子医保卡,为什么还要人脸识别?”6日,福州市民姚女士拨打海都热线968880报料称,她在瑞来春堂(三坊七巷馆)就医结算时,被商家要求进行人脸识别,她担心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7日上午,记者在瑞来春堂(三坊七巷馆)看到,不少市民在结算时被要求在支付的手机上进行人脸识别。现场负责结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从8月7日开始,为了确认是本人使用电子医保卡支付,所有使用市级医保支付的患者,在刷码支付后,都需要进行人脸识别,“目前这个政策正在鼓楼区逐步试行。”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固生堂中医门店,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上述政策确有推行,门店正在对市医保的支付流程进行调试,后续使用市本级的电子医保卡支付都需进行人脸识别。

对此,记者咨询了福州市医疗保障局。该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福州市医保部门在前期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检查中发现,一些不法分子存在冒名使用他人社保卡(或医保电子凭证)的行为,使得不该享受医保待遇的人员骗取使用了医保基金。同时,一些医疗机构存在未取得诊疗资质的医师为患者进行诊疗的行为,并在诊疗时长方面未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存在随意延长或扣免时长的问题。因此,为构建中医康复理疗、物理治疗领域医保基金立体监管“一张网”,推动医保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工作,自2024年6月起,福州市医疗保障局在鼓楼区部分医疗机构先行开展应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人、卡(码)核验”工作,且该服务依托国家和省医保信息平台,不会泄露市民个人信息。

上述负责人表示,此举一是可以有效防止冒名就医的行为;二是确保只有取得相关资质的医师才能为患者进行适宜诊疗;三是保证诊疗时长与医保付费合规匹配。后续,医保部门还将根据试点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分批次推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