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一江清水送南粤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部门供图)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蓝天白云下,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内,成群的鸟儿鸣叫嬉戏,低头碧水清波、抬眼树林繁茂,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青草香……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是福建省第四个国家湿地公园、首个河流型湿地公园。8月11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此探访,这里良好的生态环境令人惊叹。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美”,离不开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试点机制的实施,改善了公园的生态环境,丰富了汀江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增加 水质达国家Ⅲ类标准

河流、湖泊、沼泽、树林、农田……走进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风光秀丽,流水潺潺,林果连片,鸟语花香。

“湿地公园景色优美,生态环境很好,我经常和闺蜜在节假日带孩子一起过来。”住在镇上的陈女士说,这里大面积植物生长茂盛,空气清新湿润,是近郊游的好选择,也让她感受到了家乡的变化。

公园总面积590.9平方公里,共划分为保育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4个区。穿行其间,可见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特征也很典型。

“我们监测发现鸟类132种、鱼类69种,分别比试点前增加了51种、12种,还新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黄腹角雉和白颈长尾雉。”三洲镇政府党委书记汤钦洪介绍道,湿地公园的建设在湿地保护修护、湿地生态功能改善提升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汀江国家湿地公园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受益于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建立实施,推进流域综合整治工作及流域水环境质量、养殖业污染治理、重点行业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转型升级等各项工作。

“我们主要实施了汀江流域植被恢复工程,整治拆除11处采砂场、修复36公顷退化湿地、补植28.5公里护岸林、拆除汀江及其支流1公里范围所有养殖场。”汤钦洪介绍。同时,三洲镇还在公园合理利用区补植护岸林2.3公里,建成生态护岸5.1公里、补水设施1处,整治废弃砂场2处。

值得一提的是,公园主体汀江干流水质均达到国家Ⅲ类标准。

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

早于2016年,福建省与广东省政府就已签订《关于汀江—韩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的协议》,正式启动汀江-韩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工作。至2023年,已签订第三轮协议,为汀江-韩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6至2024年,长汀县累计获得约5.37亿元的汀江流域补偿资金,共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及处理工程、垃圾收集及转运工程、河道综合治理、饮用水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各类项目107个。”龙岩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蔡登峰介绍。

“比如,针对汀江流域养殖污染突出问题,生态补偿实施后,拆除猪舍2656户,面积553万平方米,减栏生猪368750头,象洞溪流域7个村成为‘无猪村’,象洞溪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Ⅲ类。”蔡登峰说。

闽粤两省还依托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联席会,研究细化合作事项,统筹推进全流域联防联控。在面临跨界区域生态环境与水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时,龙岩市和梅州市共同研究解决,建立常态化联合执法巡查机制,定期组织联合执法检查,共同应对和处理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及污染纠纷。

在系统治理水生态环境下,该流域41个国省控断面、29个小流域水质监测断面水环境质量Ⅰ~Ⅲ类比例达到100%,实现了一江清水送南粤。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