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林涓)8月13日,记者从福州市道运中心获悉,为缩短乘客出行时间,市道运中心从8月19日起,将36路、40快线、67路、176路、178路、180路和529路共计7条公交线路部分站点调整为响铃式停靠。
响铃式停靠是指车辆经过公交站点时,若车内无乘客下车,且站台内无候车乘客,车辆将不停靠该站,减速直接通过;要下车的乘客,可按响车内的车铃,以铃声向司机示意有乘客要下车,车辆则会在该站停靠。
“响铃式停靠”公交线路在站牌、车身标识、车辆语音等方面与常规线路有所区别。站牌上带有铃铛标识的站点为响铃式停靠站点,公交车身张贴有“响铃式停靠”等标识,车内设置有下车铃和声光设备。
乘客乘坐“响铃式停靠”公交线路时,需提前按铃提醒驾驶员有下车需求(若身体不便无法按铃,也可口头告知驾驶员),若同站有多人下车,只需一人按铃即可。如果坐过站,请尽快按铃或向驾驶员示意需要下车,驾驶员将在下一个公交站正常停靠。
据了解,推出的响铃式停靠公交站点主要选取途经客流较少的站点,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前提下,节省乘客出行时间,改善乘车体验,同时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此前,福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已在32路、151路、116路、地铁接驳4号专线、地铁接驳24号专线、358区间、350路、通勤快线12、通勤快线23等9条公交线路试点“响铃式停靠”。
今年4月福州推出32路、116路、151路等7条“响铃式停靠”线路后,群众普遍表示“明显感觉比平时快了”。经测算,“响铃式停靠”线路在单程运行效率提高约6%。
加上此次新增的7条线路,福州将有16条公交线路试点“响铃式停靠”,进一步满足群众上下班高峰期间的快捷出行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