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罗丹凌
福建日报记者 林蔚
全省关键环节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超七成,跃居全国第二;宁德时代、京东方入选世界“灯塔工厂”,九牧5G工厂入选全球首个“绿色黑灯工厂”,成为中国智能制造名片;成功培育摩尔云、海创云等7个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天马微电子、古雷石化等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6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支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专场新闻发布会,释放一系列福建省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智转数改的利好信息。
助力加“数”前进
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曾经是摆在我省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面前的难题。然而,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智改数转已不再是民营企业的“选择题”,而是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必修课”。
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数据管理局局长吴宏武表示,近年来我省积极搭建数字化发展对接交流平台,汇聚各类资源要素,赋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福建省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对接平台已对接落地90个应用场景,对数字化转型重大工程项目资金支持力度也在同步加大。
全省全面数字化企业比例、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等两化融合关键指标分列全国第2、第3位,福州、厦门、泉州、龙岩成功入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资金5亿元补助,试点城市数量和争取补助资金总量均居全国第一……放眼福建全省,各市因地制宜推进行业规模化转型正在全面加速。
以城市试点为牵引
福州是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城市。针织、棉纺、电子、汽配等4个具有优势的细分行业,被福州选取作为试点,推动产业全链条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乐的东龙针纺有限公司是针织龙头企业,利用5G、云计算、AI等技术解决了产品瑕疵传统检测效率低、品控不稳定的问题。通过这次试点过程中的智改数转,东龙针纺实现人力成本降低35%、产品品质提升50%。
东龙针纺案例目前已经在全省同类企业中推广。福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定锋表示,福州市将继续推广龙头企业优质改造模式和解决方案,带动行业上下游批量转型升级。围绕实现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存、绿色、安全”的数字化转型目标,紧盯试点任务,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释放“乘数效应”
省工信厅副厅长郭学军在发布会上介绍,福建以政策引领驱动,将国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与工业领域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升级等政策有机结合,计划3年拨付国家、省、市三级资金15亿元,争取未来三年实现规上企业“愿转尽转”。
当前,福建正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支撑。
打造数字经济核心引擎,遴选33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独角兽”“瞪羚”创新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建成省公共数据开发服务平台,向民营企业提供公共数据供给,平台已入驻民营企业153家,发布可开发利用数据目录3000多个;深化“智赋百景”行动,在已公布的64个省级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基础上,再推动一批人工智能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落地应用……
数字化应用场景的全面铺开,对民营电商市场主体培育和外贸企业数字化转型发挥了同样至关重要的数据要素“乘数效应”。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王银细介绍,省商务厅重点推进我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迭代,提出了12条跨境电商创新发展具体措施,上半年全省跨境电商出口超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