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都讯(记者 柳小玲 部门供图) 这两日,第二十三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全球决赛的选手走进泉州,来自全世界1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50名参赛选手开启“世遗之城通关文牒”之旅,感受“世遗之城”的独特韵味。
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选手们共同探索宋元时期中国作为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辉煌历史。展厅中,波斯蓝釉瓶、陈洪进进贡的舶来品等展品,让选手们对宋元时期泉州作为世界最大港口的辉煌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进入中国舟船世界展厅,选手们被各式各样的古代船只模型所吸引。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精湛的造船技术,更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参观结束后,选手们表示,希望将这段难忘的经历带回自己的国家,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了解泉州,了解海上丝绸之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在带队老师的介绍下,选手们来到洛阳桥,了解洛阳桥的三大建造技艺——筏形基础法、浮运架梁法和养蛎固基法。这些独特的技艺让他们赞叹不已,他们纷纷表示刷新了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认知。
选手们还观赏了桥上的石塔、石将军等文物古迹,并通过石刻碑文等文物,了解洛阳桥在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对宋元时期泉州城海洋贸易活动所具有的里程碑式意义。
在泉州府文庙前,选手们分为五组,轮番体验了南音、簪花围、高甲戏、拍胸舞、泉州木偶戏五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泉州非遗瑰宝。
“他们的演奏真挚而动人,让人难以忘怀。”澳大利亚选手杰姆在听完南音表演后说,这是一场充满中国文化之美的精彩表演,展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
簪花围是备受选手们期待的项目。来自尼日利亚的珍桂说:“给我簪花的叔叔告诉我,他是第一次给我这种辫子做簪花造型,一开始还担心做不了,没想到最后做成了,非常漂亮,我太开心了!”
来到泉州南少林寺,选手们欣赏了由武僧团带来的精彩表演。一指禅、铁头功、排打……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让选手们惊叹连连。
大家在武僧的带领下亲身体验国家级非遗五祖拳。他们努力模仿武僧的动作,虽然略显生涩,但却专注而坚持。来自澳大利亚的选手孙艺萌说:“我一直对中国武术充满好奇,今天能亲自学习,真的感到非常幸运和激动。”
“小时候,我就梦想着能成为武林高手,今天在这里,我的武侠梦终于照进了现实!”来自白俄罗斯的飞行嘉宾苏小小参与了拳法练习,还与选手们分享了自己的武侠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