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新知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洪水

沙漠缘何变汪洋

8月3日,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塔里木河,洪水冲击使河道变宽(新华社/图)

网友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遇到了洪水 (新疆广播电视台/图)

N新华社 新疆日报 央视网

羊城晚报 中国天气网

近日,不少网友发文称,自己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遇到了洪水,引起关注。多个视频显示,洪水淹没至道路,很多车辆因此熄火,难以通行。不少网友表示“从没见过沙漠发洪水”“活得久了什么都能见到”“这水是怎么来的,有没有人能科普一下”。

沙漠出现洪水罕见吗?这么多水从哪儿来的?能趁机植树造林,让沙漠变绿洲吗?

沙漠为什么会出现洪水?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是我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曾被西方探险家喻为“死亡之海”。

据了解,8月17日—27日,塔里木河上游降水偏多了4倍以上。据水利部网站24日消息,7月15日以来,受高温融雪和强降雨影响,新疆塔里木河源流阿克苏河、和田河、叶尔羌河相继出现洪水过程;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河段(阿克苏市)发生超警洪水,新渠满河段(沙雅县)、英巴扎河段(轮台县)相继发生超保洪水,部分河段高水位持续时间近1个月。

“当局部地区的降水强度超过了沙漠入渗的强度以后,洪水就产生了。”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周宏飞当时向记者介绍,沙漠的渗水速率较快,但蓄水能力差。

8月26日,新疆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预报:预计8月28日夜间至31日白天全疆大部自西向东先后有小雨(高山区为雪),南疆西部、巴州山区的部分区域和北疆西部、塔城地区山区、石河子市山区、乌鲁木齐市山区、昌吉州山区等地的局部区域有大到暴雨,塔城地区山区、喀什地区南部山区、阿克苏地区北部山区、巴州山区局地大暴雨(累计降水量50~70毫米);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水量20~40毫米)、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需防范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对旅游、交通运输、水利、农牧业生产等的不利影响,加强应对山区局地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及塔里木河流域混合型洪水。

中央气象台预计,8月27日—9月5日,新疆西部依然多雨,其中沿天山地区等地累计降雨量有20~40毫米,局地可达50毫米以上。

沙漠出现洪水罕见吗?

事实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发洪水,并不是一件罕见的事。塔里木河及其源头支流,如和田河、叶尔羌河等河流也常有融雪性洪水漫过河道出现在沙漠中。仅2017—2021年,新疆有记录成灾的暴雨山洪就达20多次。

2021年7月,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国石化西北油田玉奇片区遭洪水袭击,淹水面积广达300多平方公里,油区道路多处冲堤溃坝、电线杆倾斜,近50辆勘探车辆、3万套设备被淹。

近年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塔里木河也曾发生过洪涝灾害。

2022年夏,塔里木河干流及其支流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渭干河等21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塔里木河干流的洪水过程历时80天,直到9月22日才结束。

南疆降雨为何越来越频繁?

南疆降雨为什么会越来越频繁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曾这样介绍: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40年,新疆表现出一定的暖湿化现象,气温上升的同时,年降水量也显著增加,偶尔还会发生洪水事件。

有专家分析,南疆降雨是受西伯利亚沼泽气流影响,西伯利亚气流沿着阿拉山口和天山的缺口,一路南下,进入塔里木盆地,由于前期塔里木地区气温较高,湿暖气流不断上升,遇到周边的山脉,便形成大范围的强降雨。就如同烧水一样,水不断加热,受锅壁阻挡,热气只能不断上升,而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降低,热气变冷凝成水珠。这说明西伯利亚当地气温大幅偏高,沼泽已出现大面积的解冻,这与全球气温变暖相吻合。

沙漠里的水为啥渗不下去?

很多网友疑惑,沙漠里都是沙子,为啥水渗不下去,而且还能形成洪水呢?

其实,极其干燥的沙漠环境反而是产生洪水的理想条件。因为沙漠中的沙子并不能迅速吸收雨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沙漠地面。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风和间歇性的雨会逐渐清除沙子、灰尘和其他细粒颗粒,最后留下较大的颗粒碎片形成沙漠地面。留下的较大的颗粒碎片会通过雨水、流水、风、重力、蠕变、热膨胀和收缩、湿润和干燥、霜冻膨胀、地球持续微震的力量,被摇动到位,最终就会形成一层像混凝土一样坚硬的沙漠地面。当降雨发生时,极度干燥的沙漠地面会阻止雨水的吸收。结果,雨水和融化的冰川水留在地面,被地形集中并流向地势低洼的地方,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沙漠洪水。

□焦点

能否趁机植树造林

让沙漠变绿洲?

短期来看,降水增加,对沙漠植被生态修复有利。有网友欣喜地猜测:频繁的降雨,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一天会不会变成绿洲?还有网友问:我们能趁机植树造林,让塔克拉玛干沙漠变为绿洲吗?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专家表示,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近40年里,新疆表现出一定的暖湿化现象,气温上升的同时,年降水量也显著增加,偶尔还会发生洪水事件。少量降水的增加对塔克拉玛干沙漠33.7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来说,显然是一个杯水车薪的事情。且沙漠气候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降水的少量增加,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西北地区“温凉干旱”的气候形态。

专家说,虽然南疆降水有增多趋势,但年际变化较大,其降水量与蒸发量相比,远未达到收支平衡的势态,不能作为长期的衡量标准,也不足以改变沙漠极端干旱的格局。因此,让沙漠完全变成绿洲的猜想,并不现实。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