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陈丹萍
8月30日,记者从泉州市获悉,近日,泉州市“无证明城市”推介暨政务“赶大集”服务“零距离”活动启动仪式成功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动“减证便民”工作,助力“无证明城市”建设,让政务服务改革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百姓,全方位营造便民利企政务服务软环境。
泉州作为福建省“无证明城市”试点建设城市,聚焦打破政务信息数据“孤岛”,围绕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优化服务,多向发力打造“无证明城市”泉州模式,最大限度地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无负担、顺心办”,实现由“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证明”要求
泉州加强顶层设计,先试先行打造“无证明城市”,让“试点更高效”。
强化统筹谋划。成立“无证明城市”试点工作专班,倒排时间节点全力攻坚;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和重点工作周报机制,于每周一召开调度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疑难问题,定期向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
逐项全面梳理。全面清理“五级十五同”目录中无法律依据的证明事项,提出全市拟保留的证明事项清单共2007项,严格落实“清单之外无证明”要求;梳理明确全市已配置电子证照材料97729项、第一批免提交高频证明材料清单70项、第一批回收类材料清单1090个。
市县一体推进。建立市县联动、全域推进的工作机制,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统筹指导县区推进试点工作,各县区参照市级模式印发工作方案,安排部署“无证明城市”各项重点任务,确保市县一体、协同推进、高效落实。
扩容升级材料汇聚共享平台
加强证照治理。建立证照日常纠错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证照治理机制,累计完成3.6万条电子证照数据纠错治理。依托闽政通APP“泉服务”频道上线“电子证照核对”功能,累计向全市627万用户推送电子证照核对提醒,持续强化“无证明”基础支撑。
加速材料汇聚。探索建立可信电子文件库,扩容升级汇聚共享平台,进一步打通部门信息壁垒和数据接口。累计形成两批公共服务行业数据对接需求目录清单,涉及15大类行业的66种证明材料;完成闽政通APP电子签名功能开发自测,开通并部署完成可信电子文件库服务器资源。
加快关联配置。持续强化申请材料与电子证照关联配置。截至目前,全市入驻省网上办事大厅的政务服务事项涉及申请材料158165个(不包含材料来源为“申请人自备”的材料),其中,已配置证照的事项材料占比63.28%。
探索以告知承诺书替代证明材料
深化帮办代办。创新“业务协同及帮办代办”工作机制,组建市县乡村四级业务协同工作小组,配置业务协同人员2546名。针对无法通过数据共享实现“免提交”的证明材料,可现场“业务协同”办理的,采取“容缺受理”方式进行办理;对于“帮办代办”方式办理的,根据申请人意愿,与申请人签订《帮办代办协议书》。“业务协同”功能上线两个月以来,办理量达1552件。
创新告知承诺。探索以告知承诺书替代证明材料,共形成首批《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112项,在风险可控、纠错成本低且能够通过事中事后监管有效防范的前提下,试行告知承诺制。
设立服务专窗。针对证明材料在电子证照库中的缺证错证情况,在全市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置“证照补齐服务专窗”14个,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证照补办服务,不断优化“无证明”办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