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多圈合一,鼓楼打造家门口的“幸福里”

​鼓楼区将在全区首批择优打造10个“幸福里暨嵌入式社区服务综合体示范项目”,2024年实现街镇全覆盖,2025年实现“幸福圈”全覆盖

老人们为树兜幸福里的长者食堂·学堂点赞

N海都记者 林涓 唐明亮/文 毛朝青/图

通讯员 彭辉

若走出家门,在步行15分钟的半径内,大家可以做些什么?福州鼓楼区的树兜幸福里给出了一份关于“幸福”的参考答案——在这里,全龄段人群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真正实现了“医、食、学、行、购、托、健、养、业、情”等十大幸福元素的完美融合。

记者昨日来到树兜幸福里,在这个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里,深入探寻关于这里的“幸福密码”。

温馨便捷 全龄共享幸福角落

走进树兜幸福里,首先感受到的是温馨与便捷。一楼,长者食堂·学堂与社区便民店热闹非凡。长者们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美味可口的饭菜,还能在学堂中学习新知识,让生活有“知”有味。二楼是社区综合办事大厅和睦邻中心,居民们在这里可以便捷地办理各种事务,同时也能与邻里交流互动,增进感情。

三楼及以上的综合服务区,则为居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青少年活动中心里,孩子们在快乐地学习和玩耍;社区干部实训基地,为社区工作者们提供了提升能力的平台;社区健身房中,年轻人尽情挥洒着汗水,释放着活力;心健室则为居民提供了心灵的慰藉,当烦恼来袭时,法务特派员和心理咨询师会对症下药,帮助居民打开心结。

68岁的社区居民赵依姆一家在这个暑期,可是树兜幸福里的常客:每天9时50分和外孙从家里出发,步行至树兜幸福里。外孙在5层进行体能训练,而她则来到2层的书画室挥毫泼墨。11时左右,二人又来到1层的树兜长者食堂·学堂内吃饭。“家门口就有这么好的地方可以丰富孩子的假期,大人的压力也减小了,我们做老人的也开心。”

“‘幸福里’作为‘一刻钟幸福圈’内的社区服务综合体,既要让居民体验幸福,又要与居民建立情感联结。”树兜社区党委书记卓宇枫说,“幸福里”围绕十大幸福元素,设置三大类服务项目,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基本生活服务和特色为民服务。“以前,树兜社区服务场地比较小,很多服务事项都无法很好开展。现在大楼约5000平方米的空间,划分为多个功能服务区,空间大、环境好、功能齐全,居民随便走走,就可以感受到‘幸福’!”

多方共建 打造可持续幸福圈

“‘幸福里’的总体思路是‘党委领导、政府搭台、幸福合伙人共建、居民共享’。”鼓楼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初,鼓楼区探索“多圈合一”,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刻钟养老圈、一刻钟健身圈的“满意清单”。在全区统一划定25个面积1.5平方公里的“一刻钟幸福圈”,根据主要民生服务需求,让群众不出圈就能遍享各类服务,并重点打造幸福元素集中体验点——“幸福里”。

据了解,树兜幸福里创新“公益性+市场化”运营模式,通过鼓楼区属国企牵头,联动76个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等建立“幸福合伙人”机制,以微利反哺社区公益,实现持续化、良性化运营;发挥空间载体足、社区骨干强的优势,建设“1+N”社区干部实训基地,对接福州市人才发展集团、福建师范大学等组建师资库、教材库、实训岗位库,形成“理论+实务”“党建+治理”“课堂+课外”的社区工作职业能力实训体系。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鼓楼,关于打造“幸福里”的故事仍在持续推进着。据鼓楼区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来,鼓楼区还将在全区首批择优打造10个“幸福里暨嵌入式社区服务综合体示范项目”,2024年实现街镇全覆盖,2025年实现“幸福圈”全覆盖。以树兜幸福里为模板,推广国企运营模式,通过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建设标准。以“幸福里”建设进一步带动“幸福圈”服务品质提升,书写幸福答卷,努力让“有福之州、幸福之城”底色更足、成色更亮。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