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4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泉州初中生原创微视频 获全国大奖

凌霄中学初三学生焦点正在剪辑视频

N海都记者 黄晓燕 通讯员 黄凯杰 文/图

9月4日,记者从泉州市凌霄中学了解到,由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于日前圆满落幕,该校初三学子焦点凭借原创微视频《苏醒》荣获数字创作类初中组的全国参与奖。

展示“双减”前后生活状态变化

据介绍,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是面向中小学生的一项有传统、有规模、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活动。活动自2000年创办至今,已成为全国性科技赛事中级别最高、竞争最激烈的盛事,本届赛事共设置数字创作、计算思维、科创实践三大类。

在本次比赛中,焦点的作品《苏醒》从区、市、省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全国赛的资格。该作品围绕“双减”主题,使用Minecraft游戏及Blockbuster制作工具完成,以一名初中学生的视角,通过“双减”前后上学路上所见所闻的变化对比,展示学生“双减”前后生活状态的变化。

“这个作品是我在去年年初制作完成的,历时一个多月,故事构思、人物设计、场景搭建、配音配乐、拍摄剪辑等都是我一手包办。”焦点告诉记者,他亲身经历了“双减”政策出台前后的两个阶段,对此感触颇深,经过与老师、同学深入探讨,最终确定作品主题。“整个作品通过景物、色彩、情绪、时间等方面前后反差对比,用音乐、色彩等方式渲染情绪,展现出‘双减’政策的效果。”

正在创作拍摄闽南语《红楼梦》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中还惊喜地出现红砖厝、中山路骑楼、钟楼等泉州元素,在细节中体现了浓浓的闽南风味。“作为一个泉州人,我希望在作品中还原泉州建筑,展现泉州的历史文化。”焦点说,在这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构建出泉州标志性建筑,成为一大难题。为此,老师和同学多次陪他走进古城,沉浸式体验闽南建筑的美感。“建筑还原制作工程量大,几乎占据了创作的大半时间。”

功夫不负有心人,泉州元素也成为微视频《苏醒》的一大亮点。“作品中融入了泉州元素,其中体现出的泉州人文精神深深地打动了专家评委。”指导老师何群山表示,自学校开设书刻艺术美育工坊以来,信息素养实践便是其中一门课程,通过3D打印、平面设计等学科融合,意在培养学生书刻学习的创造思维和设计能力,此次获奖正是学校素质教育、学科融合的一次成果展现。

“我从7岁开始学习编程,这部作品可以说是我完整意义上的处女作,能够获奖让我挺意外的,也让我更坚定了传播推广闽南文化的想法。”据焦点透露,目前,他正在与团队创作拍摄闽南语版《红楼梦》视频作品,尝试用年轻人的方式推广闽南语。“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成为一个展示窗口,让闽南语广为人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