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反复发热五天 三龄童确诊“川崎病”

​医生提醒,该病容易误诊为单纯感冒;出现发烧、麻疹等症状应及早送医,以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N海都记者 刘薇

几天前,东东(化名)突然反复发热,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不料到了后面,小家伙口唇皲裂、眼睛发红、泛起皮疹,状态越来越糟!妈妈急忙带东东上医院,一查,竟是川崎病!

如今,其他的小朋友都已经在幼儿园上学,东东却躺在病床上,没办法与小伙伴们见面。

孩子突然发高烧

妈妈以为只是感冒

“突然烧起来,反反复复的,最高时达到39℃多!”东东妈以为孩子感冒了,带去附近诊所看,医生开了感冒退热药。然而用药已经3天,东东仍旧反复高热。治疗期间,妈妈还发现孩子的眼睛发红,嘴唇潮红皲裂,皮肤长了好多红疹,人也变得越来越烦躁!在反复高热5天后,东东妈紧急将宝贝送往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

“送医时,孩子的症状较为典型:反复发热5天以上,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皮肤出疹等。在进行相关检查后,并结合孩子的症状,确诊川崎病。”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医师金凌晖介绍,当天,东东被收入院,给予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治疗。

轻症两三个月 重症须终身治疗

然而,东东的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期间,川崎病引发冠状动脉扩张,形成冠状动脉小瘤,小瘤逐步增大,变成了一直径5.6mm的巨大冠状动脉瘤!

金主任给东东加用激素与抗凝药物,目前,冠状动脉瘤有所回缩,但预计仍需一段时间治疗。“川崎病轻症患儿大约需要两三个月的治疗时间,一些重症患儿可能需要终身治疗,甚至要做冠状动脉重建术,甚至是心脏移植术。”金主任表示。

据了解,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因全身血管发炎导致,以发热、皮肤出疹、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先报道这种病例,因此也称为川崎病。川崎病是全身性的疾病,主要累及全身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除皮肤黏膜炎症以及淋巴结肿大外,可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如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在发达国家及我国,川崎病已经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医生:川崎病好发于婴幼儿 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川崎病以5岁以内的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我们医院一年收治的川崎病患儿约200个。”金凌晖主任医师介绍,川崎病目前病因不明,主要危害是部分患儿在急性期可以出现心脏炎症,极少数患儿心脏损伤严重,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少部分患儿在亚急性期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狭窄,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等,其中极少数可能会遗留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后遗症,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直至冠状动脉损害恢复。

据介绍,川崎病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患儿的兄弟姐妹发生川崎病的风险会增加;如果父亲或母亲有一方曾患川崎病,子女发生川崎病的风险增加。有数据统计,每10万人中就有10~40人得病。

“值得注意的是,发病早期,川崎病的症状并不一定全都出现,可能出现2~3种,甚至仅出现发烧一种症状,这给医生诊断带来极大难度,极可能造成漏诊或误诊,比如,误为颈部淋巴结炎、麻疹、猩红热、关节炎等,其中,最容易误诊为单纯感冒!”金主任强调,家长要注意,如果孩子反复发热5天以上,咽喉脓肿,在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均无效时,一定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尽早送医,早诊断、早治疗,以减少心血管病变的发生率。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