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有医说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14岁少年竟查出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科医生提醒,腰突症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超重、久坐、缺乏运动是主因

N海都记者

刘薇

“怎么会这样?他才14岁!”年仅14岁的儿子诚诚(化名)查出腰椎间盘突出症,诚诚妈觉得难以置信,更让她接受不了的是,儿子的病情竟已经严重到需手术治疗!据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然而,近年来,腰突症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泉州骨科医生提醒,超重、久坐、缺乏运动都是导致腰突症年轻化的主要原因,预防腰突症,不仅要控制体重,还要动起来。

案例:肥胖久坐不爱动 中学生患腰突症

近日,初中生诚诚被妈妈带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就诊。

诚诚身高165cm,体重81kg,属于“肥胖少年”。诚诚妈告诉接诊的俞海明主任医师,4个月前,诚诚开始喊右边腰腿痛,从腰臀部一直痛到大腿外侧与小腿外侧,因为痛得厉害,孩子不能久坐,走几分钟路疼痛就会加重。后来在当地就诊,医生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保守治疗。然而,经过几个月的牵引、理疗、止痛等保守治疗,症状并无明显改善,孩子的生活、学习都受到很大影响。

“我家孩子真得了腰突症吗?这不是中老年病吗?”诚诚妈疑惑道。

俞主任为诚诚开具检查单,磁共振结果提示:诚诚的腰4/5椎间盘明显退变老化,髓核组织右侧脱出,压迫右侧神经根。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不过十来岁的孩子,腰椎老化程度竟与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一样!

“诚诚腰椎间盘明显退变老化,并出现典型的坐骨神经痛症状,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症。”俞主任还了解到,诚诚的饮食习惯不好,高油高脂高甜食物吃得多,结果越吃越胖;这孩子本就不爱运动,胖了后更不爱动了,加上学习压力较大,经常一坐就是一天!“超重、久坐、缺乏运动都是导致诚诚患上腰突症的主要原因。”

俞主任告诉诚诚妈,腰突症属于自限性疾病,它像感冒一样会自行缓解。在发病3~4周后,有50%~60%患者会缓解;在6~8周后,80%~90%患者可以保守治疗成功。然而,诚诚在保守治疗4个月后,症状仍旧典型,说明身体自我修复失败,这个时候需要手术干预。

最终,在局麻下,俞主任为诚诚施行了微创椎间孔镜手术,摘除突出组织,解除了神经压迫,诚诚的腰腿终于不再疼痛。“但是,如果体重不减,久坐、不爱动的坏习惯不改,腰突症仍会复发。”俞主任提醒诚诚妈。

医生:

超重、久坐、缺乏运动

导致腰突症发病年轻化

据了解,腰突症是在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因外力等因素导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相邻神经,使腰腿产生疼痛、麻木、酸胀等症状。典型腰突症的主要症状是坐骨神经痛,即疼痛从一侧的臀部向大腿后侧至小腿后侧或者后外侧放射。

“作为一种退行性疾病,腰突症多发于中老年人,然而近年来,腰突症发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不仅年轻患者增多,甚至还有十来岁的儿童青少年患者,我接诊过的最小患者是一位13岁的孩子。有的孩子腰椎老化程度堪比中年人,还有一些二十来岁年轻人的腰椎和七八十岁老人家差不多。”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俞海明介绍,每到寒暑假,因为腰疼来就诊的中小学生明显增多,而腰痛年轻化与腰椎老化是有一定关系的。

“超重、久坐、缺乏运动都是导致腰突症年轻化的主要原因。”俞主任分析,来诊的腰突症孩子,绝大多数是肥胖者。由于体重过重,腰椎承受的压力增大,相比正常体重的孩子,肥胖孩子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几率要高。其次,久坐也是重要原因。很多孩子写字读书坐姿不正确,坐姿不正确,且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压力会针对同一个腰椎间盘,久而久之会造成损伤,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此外,体育运动不足,腰背肌肉、椎旁肌群和韧带等得不到有效锻炼,对腰椎间盘的支撑不足,同样会加大腰突风险。

提醒

做好这三点

预防腰突症

为预防过早患上腰突症,俞主任建议,第一,肥胖青少年平时应注意饮食,适当减轻体重;第二,需正确坐姿,而且要避免久坐,经常变换姿势,活动身体;第三,适当运动,加强腰背肌训练,每天至少保证半小时到1小时的活动量。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有家长很担心,孩子得了腰突症,是不是就‘废’了?其实不是的。”俞主任强调,人体有强大的修复能力,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控制体重、不要久坐、每天坚持运动,腰会逐渐变得坚强起来,孩子也不容易再患腰突症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