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功夫熊猫”肩上的“浣熊师傅”

著名举重教练吴美锦接受海都记者专访,分享他与弟子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的故事

八月十一日,中国选手李雯雯(下)抱起教练吴美锦庆祝夺冠(新华社/图)

开栏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簇火炬可以温暖一方人心,一沐阳光可以照亮一片未来。在我们成长的路上,总有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带我们找寻人生方向。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9月10日,我们将迎来第40个教师节。今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致敬师者”,聚焦福建各地许许多多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民教师,讲好新时代教师故事,展示新时代教师风采,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一醉)

N海都记者 马俊杰 王灵婧

实习生 蓝琳姝

8月11日晚,“老师”吴美锦被“学生”李雯雯抱到巴黎奥运会的举重台中央,大个子的徒弟高高抱起小个子的师傅,她用这样特别的方式,庆祝在奥运会举重项目女子81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卫冕。有网友比喻:“那是‘功夫熊猫’和她的‘浣熊师傅’!”

吴美锦,2017年5月进入中国举重队开启了他的执教生涯。2023年3月,担任国家女子举重队副主教练。2024年7月13日,担任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重项目教练。

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吴美锦教练应邀接受海都记者专访,分享他当老师,与弟子们亦师亦友共同成长的故事。

“专心做每一件事,一切美好都需要等待”

“松了一口气,没有辜负国家交付给我们的任务。”谈起巴黎奥运会李雯雯夺冠的时刻,吴美锦说,“当时大家都觉得金牌对于李雯雯唾手可得,但我告诉她,只要奖牌没戴到脖子上就不能松懈,专心做每一件事,一切美好的东西都需要等待。”

回望来路,并非一片平坦。2021年东京奥运会后,吴美锦曾与李雯雯有个约定,“一起出战2028年洛杉矶乃至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但在2023年世锦赛时,李雯雯受伤了,不得不退赛。伤病让李雯雯错过了2023年杭州亚运会、2023年国际举重联合会卡塔尔大奖赛、2024年国际举联世界杯,也让李雯雯有了难得的沉淀机会。

“也正是那段退赛的时间让她能沉下心来思考,当她在赛场外看了几场比赛后,她告诉我‘以第三者的视角看比赛,许多问题看通透了’。”与李雯雯一起观赛的吴美锦说,虽然伤病让李雯雯错过了许多,但更重要的是她一下子成长了。

“巴黎奥运会之后,我们的约定已经完成了小一半。”吴美锦说。

“训练时我们是师生,生活中我们是家人”

运动员时期的吴美锦在国际各大赛场上多次为国家赢得荣誉,2000、2002、2003年连续三届世界锦标赛冠军,2002年釜山亚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冠军,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亚军。

吴美锦退役后,2010年进入福建省举重运动管理中心任职,2017年5月进入中国举重队开启了他的“老师”生涯,2023年3月,担任国家女子举重队副主教练。2024年7月13日,担任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举重项目教练。

“我从市体校到省体校,每一位教练都在我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回顾运动员时期,吴美锦说,“从基础训练到技术提升,再到心态调整,教练们的无私奉献和严格要求都让我受益良多。每一位教练都是我人生中的贵人,他们不仅教会了我技术,更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从“学生”(运动员)到“老师”(教练),在吴美锦的执教理念中,对于运动员,他是教练、是朋友,更愿意担负起家长的角色。“在运动员们的竞技生涯中,我们与他们相处的时间可能比他们与亲人待在一起的时间还要多,在训练时我们是教练、老师,在生活中我们像是家人。”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吴美锦提倡主动性训练,鼓励运动员的自我探索能力。“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上,苦口婆心的要求,有时只会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如分析事件的两面性,让他们自己去走一走,实践一下,即使‘摔跟头’也在可控范围内。”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吴美锦坦言,“面对运动员的问题和困扰,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包容,而不是简单的指责和批评,这也是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在执教过程中,吴教练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因材施教,他认为每个运动员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现并发扬这些优势。在吴老师看来,运动员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团队合作的结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加入教练的行列,对于这些新教练,吴教练表达了自己的建议:“老师与学生,其实是相互学习、相互提升、互相成就,科学执教就得多一点耐心。”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