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今日关注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机器人牛娃”背后的“魔术师”

任教尤溪县实验小学的蒋际君,自创机器人课程教材和教学用具,努力把课程成本“打下来”,在山区孩子心里种下“科技”梦

蒋际君老师给学生们上课

N海都见习记者

何丹莹 文/图

“当我第一次把机器人带到课堂时,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兴奋,我就知道我做对了。”已经执教27个年头的蒋际君老师教出了许多机器人牛娃,近日在接受海都记者专访时,他回忆起2009年在尤溪县实验小学引入机器人教育的场景时,满是坚定与自豪。

为了让更多孩子都能学机器人课,蒋际君是老师,更是“魔术师”,他自创教材和教学用具,努力把机器人课程的成本“打下来”,在许许多多山区孩子心里种下“科技”梦,他知道,这一步虽小,却可能改变这些山区孩子的一生。

“我带着4个孩子冲上国赛,还抱回个一等奖”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科技的种子,只是需要有人去浇灌、去引导。”2009年,蒋际君站在尤溪县实验小学简陋的讲台上,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1997年从三明师范毕业后,蒋际君先是在乡镇中学担任科学教师,2007年时他调入尤溪县实验小学,直到现在,他仍在教师岗位上发光发热。

机器人课程能不能进校园?这是蒋际君2009年参加省、市组织的机器人竞赛辅导员培训班后的想法,“面对科学,这群孩子总是会有更多想法,如果我能帮助他们实现,那该有多好?”蒋际君坦言,为了迈出这一步,他和学校申请了1间教室,那时条件很简陋,1台电脑、2个学习套件、4个孩子,机器人兴趣小组就开班了。

“我带着4个孩子冲上国赛,还抱回个一等奖。”回忆起2010年第一次带学生们去北京参赛,蒋际君说,他们是唯一一支来自县级城市的队伍。“尤溪?听都没听过,哪里冒出来的老师和学生?”这是蒋际君在省赛、国赛期间听到最多的话,起初没有人看好他们,可就是这样一支来自山里的队伍,拿下当年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全国赛小学组机器人基本技能比赛一等奖。

现在的尤溪实小,机器人教育课程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上课的学生人数也扩大到上千人。

“这是我们的胜利,更是山区教育的胜利”

在捧回国赛奖杯后,有人问蒋际君,尤溪实小的这4个孩子带出成绩了,那其他学生呢?有没有信心?

“这是对我的一种肯定吧,之后我就筹划着怎么把机器人教育推出去?怎么让每个孩子都能学、都能玩?”蒋际君迈出了第二步,开始自创教材和教学用具。

为了方便教学,蒋际君还基于图形化编程软件自主开发一套图形化编程库。“图形化比纯代码更直观易懂,孩子们上手会简单很多。”但那时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大多不兼容硬件,面对这一问题,蒋际君自行开发了一套专用于兼容市售硬件的图形化编程系统。“我把它称为‘方舟系列’,一直更新沿用到现在。”蒋际君说。

课本教材解决了,那教学用具呢?“市面上贵的教学用具卖的是技术,一套都要成千上万,如果我能自创,成本不就少了?”为此,蒋际君重拾课本、查找资料、购买零件,终于在2018年,一个只花费了两三百元的组装机器人诞生了,机器人课程的成本变得不再昂贵。

如今在尤溪,机器人教育走进小学课堂已蔚然成风,而在偏远乡镇,蒋际君还带队组织老师主动走进课堂,不放过每个播种“科技”梦的机会。

“从零到有,这是我们的胜利,更是山区教育的胜利。”蒋际君深知,一张张证书是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山区孩子无限可能的肯定。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