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6版:政经事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相聚泉州城 共品闽台缘

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系列活动在泉州举办

谱牒、家书印证两岸历史渊源

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9月25日—27日,第五届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交流大会系列活动在泉州举办。两岸谱牒专家、文史专家、学者、嘉宾等150余人相聚泉州城,共品闽台缘,深入探讨海峡两岸民间谱牒文化和两岸家书的新时代作用。

谱牒、家书印证两岸历史渊源

据了解,泉州作为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泉台山水相依、血脉相连,始终是一家人,岛内近8600座民间信仰宫庙,约四分之三源自泉州,两地同名同宗村镇48个、宗祠100多座,根、祖、脉构成最深厚最持久的认同。

闽南拥有鲜明、厚重的祖地文化,两岸谱牒、家书等文献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两岸谱牒、家书印证了两岸历史渊源,体现了两岸交流往来,承载了中华民族记忆。对于两岸关系来说,更有精神价值的是,它直接记载了两岸同胞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有着发自内心的家族认同乃至民族认同。

开幕式上,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台胞杨荣辉深情地说,小时候父亲经常告诉他:“我们的家乡就在那儿,有一个叫诏安的地方,我们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先。”

“寻根祭祖是很多台胞的心愿。”杨荣辉说,“姓氏谱牒”是闽台民间交流交往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每年都有台湾乡亲到闽台缘博物馆查找有关谱牒资料,对接祖先迁台线索,并找到了自己的祖籍。

两岸融合发展 新路越走越宽

如今,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也越走越宽。目前,2400多家台资企业、2万多名台商台胞和800多名台籍高层次人才在泉州乐业安居,仅今年以来,泉州就举办纪念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等涉台活动210场次,两岸超18万人次参与,促进了泉台两地的心灵契合。

泉台共饮一江水,一汪清水滋润台胞心田,向金门供水工程通水6周年,累计供水超3540万吨,8月起,日供水量提升到2.1万吨。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深层次的基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表示,两岸同胞有共同的血脉、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历史。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记载着先民们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记载着中华文化在台湾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记载着两岸同胞休戚与共、共御外侮……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