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A03版:国庆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推动高质量发展,展现泉港担当

泉港区美景(庄绍坤/摄)

N海都记者 柳小玲 通讯员 林弘梫 文/图

今年来,泉州市泉港区全力以赴大拼经济、大抓发展,以“一刻也等不得、一刻也慢不得”的精气神,万众一心、爬坡过坎、承压前行,全力减少化工行业整体不景气以及石化产业下游市场疲软对辖区经济社会的影响,各项经济指标呈现稳中有进的态势。

下一步,泉港将通过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发展活力、增进民生福祉、建强干部队伍,高效率、快节奏地落实好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体现泉港担当、展现泉港作为。

抓经济、促发展,做优产业稳增长

今年来,泉港紧盯“三城建设”目标,全力构建“1+N”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健全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全力以赴拼经济,确保实现“双过半”,全力冲刺“全年红”。

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培育壮大产业链,围绕联合石化等链主企业,服务推进美瑞新材料等一批投资额超10亿元的大项目的前期手续办理。推动助企纾困,实现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截至7月,累计新增民营企业470家,目前新签约民企招商项目80个、总投资810亿元。

项目建设蹄疾步稳。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重要抓手,新增盛屯碳酸锂等项目,推动项目从签约转段开工、从在建转段投产等。把加大招商引资作为关键一招,持续推行头雁引领招商、链条招商、基金招商、乡贤招商、敲门招商;全力推进盘活利用低效用地工作,深入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谋划生成绿色产业园区项目。

内需潜力加速释放。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在惠屿岛筹备拍摄18部电影,举办惠屿电影岛诗歌电影春晚等活动。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1—5月全区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9%,超过全市平均水平50个百分点。

抓民生、提品质,多措并举增福祉

坚持人民至上,围绕群众“急难愁盼”,扎实办好各类民生实事,让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社会保障“准”。强化就业帮扶,打造“锦川零工市场”就业服务点。优化养老服务,有序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新建长者食堂。细化社会救助,依托省级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开通“慈善总会在线捐赠平台”小程序。

公共服务“优”。围绕“上好学”,开展“万人千元”行动,募集教育基金,启动初中教育“135”提质强校行动,实施优生培养“逐梦计划”。围绕“就好医”,加快推进泉港区医院创三乙进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顺利通过国家规范化建设认证,骨科独立成科被确认为市临床重点专科。

城乡发展“兴”。推进以产兴城,策划实施市级抓城建提品质城建项目140个。坚持以城带乡,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树牢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圆满完成2023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联合检查;推动乡镇特色化发展,市级“五好”乡镇创建镇在全市一季度考评位列第3,十个案例入选省级乡村“五个美丽”典型。

抓生态、补短板,综合治理见成效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泉港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问题整改有力有为。切实抓好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回头看”,持续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针对反馈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问题,策划实施污水治理项目,污水收集处置能力显著提升。

机制落实见行见效。推进勇当绿色发展先锋专项行动,创新石化行业新污染物治理试点,对重点石化企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大力开展水环境整治,上半年饮用水源地水质合格率100%。不断完善林电合作机制,全市唯一开展10kV高压线下林电改造。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发现并消除各类环境安全隐患。

绿色转型提速提质。积极推动绿色制造项目,联合石化、福海粮油等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工厂”。推动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达标行动,联合石化被认定为国家级、省级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支持企业使用天然气等优质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比重。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