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杨江参 文/图
“我们队名叫极光,就是希望能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极速出动,就像希望之光一样出现在他们面前。”说起队名的由来,45岁的队长王天星满脸的骄傲。昼夜搜救走失老人、雨天转移被困群众、摘除扰民蜂窝……这支刚成立一年多的南安地方救援志愿者队伍,在危难面前,犹如一束束光照,照耀进当地群众的心里,给了他们希望之光,成为他们信赖的群体。
“我这也算是半路出家了,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王天星说,他的老本行是经营石材厂,后来泉州多地出现公益救援队,看到他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他也想为家乡尽一份力,并在2019年开始走上公益救援之路。2023年7月,在他的倡议下,南安市红十字极光应急救援队成立,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开启为梦想奋斗之路。
王天星说,这是一支年轻又有活力的救援力量,队员超60名,平均年龄30岁左右,拥有冲锋舟等各类救援设备。而这些“家当”,都是他们自掏腰包采购的。
“突降暴雨,请大家避开积水路段”“走失人员已平安寻回”……走进挂满锦旗的极光应急救援中心,王天星的手机一直处于“忙线”中。在采访交谈时,他仍要不时查看救援群的信息,“应急救援就是这样,不能错过任何信息”。
王天星说,救援队的队员来自南安官桥、水头、石井周边地区,队伍的驻点选在三地的中心点——水头,以便在接到任务时可以迅速出动。“很多时候,城市内涝是因为短时强降雨,在道路被淹的情况下,专业的消防救援很难及时抵达救援现场,此时辖区救援队就可以就近前往救援,抢抓救援黄金时间。”
尽管队伍在成立之初就遇上了超强台风“杜苏芮”,但他们丝毫不惧,就像他们的队名一样,反应迅速。在台风来临前,他们就启动了全员一级备勤状态,分批布置在各个易涝点,在排涝清障、转移人员等救援一线连轴转,发挥自己强大的战力。作为队长的王天星,更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参与了数十次的救援,“台风那几天,我身上的衣服就没干过”。
9月24日上午,南安水头镇突降暴雨,导致低洼地带积水严重。王天星说,上午10点22分,救援队接到联动信息,说有司机被困水头某厂区路上,立即联合消防用冲锋舟进入受困现场,将司机转移至安全区域。25分钟后,他们又接到水头派出所的联动信息,说有一小学操场积水,学生即将放学需要转移。于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学校,联合民辅警将学生一一转移到校门口,再由家长接回。
值得一提的是,王天星还因救助触电老人,去年获评泉州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当时他路过南安一小学,隐约听到田里有人呼救,过去查看情况发现,两名老人躺在水里一直抽搐。得益于平常的训练,他一眼便察觉老人是触电了,随即拨打120,并与另外两名勇士一起将人救起,成功挽救两条生命。
今年8月,救援队还参与了中华白海豚搁浅南安海边的救援行动。据不完全统计,成立一年多来,极光救援队已完成大大小小救援任务100多次,用他们的点点微光,点亮许多人的生命之光。2024年3月,极光救援队被授予2024年度泉州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