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黄晓燕
“记录生活,你用的是文字,我用的是画画。”接受采访时,谈及画画,吴尚源满是激情,快乐之情溢于言表。每晚9点40分左右,吴尚源便会准时在朋友圈“晒”画,他将自己一天里所见所闻所感中印象最深的一幕,通过作画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个点正好,不早也不晚,记录目之所及的有趣、有意义的事,也算是一种分享,助劳作一日的亲友们得片刻的放松,几乎没有一日落下,虽苦但也很甜。”
吴尚源是泉州业界颇有名气的“80后”画家,他的画有自己的风格,只专注于国画中的大写意画,作品清一色带有乡土气息的闽南风情、出砖入石的红砖古厝、田间地头的劳动人民、沿街叫卖的市井生活、烧香拜佛的习俗信仰、丰收季山间果园的瓜果蔬菜……提及自己的画画之路,吴尚源坦言,这些都归功于自己的祖父。“我祖父很喜欢书画,他有一间专门的书房兼画室,收藏了很多字画和画报,我从小就是看着这些画画精神食粮长大的,在我爷爷手把手的指导下,我坚定了对画画,尤其是国画的热爱。”吴尚源说。
1998年初中毕业后,成绩不理想的吴尚源做了件“胆大”的事,他给八大美院各写了封信介绍自己怎么去读他们学校,“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我看了多年的画报,有意识地将八大美院的招生联系方式记下来,毛遂自荐。”让吴尚源倍感惊喜的是,中国美院还特意给他回了封信,信里表示随时欢迎他报考,期待他成为其中一员;湖北美院则是直接打电话找他,言谈中尽是亲切的鼓励,希望他能始终如一地走美术道路。深受业界多位老师的鼓舞,加之自己心之所向,吴尚源也踏上了专业学国画的旅程,从职校到高校,他都是选择国画方向。
大学毕业后,吴尚源的求职之路颇为曲折,进企业做过设计、去画室教国画、到职校当国画老师,始终不变的是对国画的热爱。吴尚源笑着说,做设计时,业余时间他都用来作画和逛书店了,泉州大大小小的书店他都很熟悉,“毫不夸张地说,我可能比书店的营业员还熟悉店里美术类的书,哪本放在哪个柜子里,我脑袋里一清二楚。”
提起当年在画室教学生画画,言语间可以感觉出吴尚源的快乐。他说,当年他招收学生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只教真正热爱国画的人。因此,他的学生也是五花八门,最年长的比他还大一轮,最小的则是小学生,有每周日雷打不动从德化驱车来市区的,有经商的老板,有学校的老师,还有从澳大利亚、英国等留学归国的海归……
“很多学生的阅历和经验比我还丰富,在国画专业上,我是他们的老师,但生活中,他们反而教了我许多,说他们是我的学生,我认为我们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吴尚源笑着说。
多年在外打拼,吴尚源深感画如其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真诚、朴素方为大美。2013年,他辞职回到自己的家乡南安诗山鳌峰村。11年来,他走遍家乡,画出众多优秀作品,如《闽南二十四节气组画》、《闽南红砖古厝系列》、《民俗信仰系列》、《舌尖上闽南组画》、《泉州风景名胜古迹组画》等。吴尚源说,他很爱自己的家乡,将继续用画笔记录闽南乡土文化,希望漂泊在外的闽南游子们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找到些许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