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史话 上一版 下一版  

佳节又重阳

N新华

北京青年报

北京晚报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猜一猜,这首诗说的是哪一个节日?谜底是:重阳节。

这首诗的作者为明代诗人王灿。此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特别是异乡登高,满目黄花,让人生出淡淡乡愁。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科普

农历九月初九

缘何叫“重阳节”?

到底缘何叫“重阳”?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

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罗澍伟认为,“重阳”一词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未形成节日,却有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思维逐渐淡化,求愉悦和祈增寿等“宜于长久”的意识日益加强。

时至今日,重阳节最为人所知的身份是“老人节”。重阳节为何又叫“老人节”?罗澍伟说,“九”作为阳数之极,又被称“极阳”或“老阳”,“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味着长久、高寿。因此,从1989年开始,我国把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敬老节”。2013年7月1日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是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典故

九月初九

东晋“孟嘉落帽”名场面

“明露浴疏桐,秋满帘栊。掩琴无语意忡忡。掐破东窗窥皓月,早上芙蓉。前事渺茫中,烟水孤鸿。一尊重九又成空。不解吹愁吹帽落,恨杀西风。”

宋代词人蒋捷的这首《浪淘沙·重九》里,“不解吹愁吹帽落”,用的是东晋“孟嘉落帽”的典故。单说孟嘉,很多人不知道;但要是加个前缀,“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便有些“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了。关于孟嘉,史书本传记载很少,最有名的,就是蒋捷在词里引用的“落帽”故事。

说某年九月初九重阳节,东晋大将军桓温在龙山(今湖北江陵西郊)宴请群僚。忽然一阵风来,将他府中幕僚孟嘉的帽子给吹落了。孟嘉此时沉浸在美酒美景之中,还没发现头顶空空。旁人见了,正要提醒,谁知桓温促狭一笑,眼神示意,便罢了,只坐着憋笑看好戏。

孟嘉对这一切浑然不觉,过一阵起身上厕所去,众人这才大笑。桓温让人写了篇文章笑孟嘉,连帽子一块儿放在孟嘉座位上,看他回来时的反应。谁知孟嘉回来后,容色不变,甚至还要纸笔——这是要回敬了?众人拿来纸笔,孟嘉“了不容思”,挥笔立成,文章还非常漂亮,叫众人赞叹不已。

孟嘉为人温文尔雅,喜怒不形于色,深得州郡赞叹。只可惜,孟嘉志向在野不在朝,担任桓温幕僚时,更是经常驾车出行,一个人去往龙山。“山气日夕佳,众鸟相与还”,四季美景,趣味不同,不必说还有美酒在侧,可谓人间至乐!不免流连忘返,至晚方归。也因此,面对朝廷的任命、皇帝的接见,孟嘉一一拒绝,后来更干脆辞官回家,享受天伦之乐。

陶渊明在外祖父家长大,很明显被孟嘉这种“任自然”的性格影响,所以宦海沉浮之后,陶渊明归去来兮,终究“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他外祖父一样了。

习俗

赏菊登高辟邪 还要吃“重阳糕”

宋代重阳节,到处都是菊花,什么“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光叫得上名儿的菊花,就有160多种!抬望眼,近前出,家庭内外,酒家门口,处处菊花架!你要是不养不插,门窗素净一片,人家都要掩口笑:“中秋不见月,重阳不见菊——成何体统?”

“成何体统”!朱熹回答人家有关祭祀的事儿,便拿重阳说事,“端午难道不吃粽?重阳怎么可以不喝茱萸酒?不先祭祀祖先,就自己享用美食,合适吗?”

当然不合适。重阳节,就得喝菊花酒、饮茱萸酒,这是规矩。为什么?茱萸别名“辟邪翁”,菊花绰号“延寿客”,这两样东西吃下去,能消“阳九之厄”——重阳重阳,九月初九两九重,阳气达到极盛。正所谓物极必反,极盛之后,必要走向衰退,人们相信,重阳之后,阴气渐生,诸病渐起,所以要在九月初九这天辟邪消灾。

从唐代开始,九开始代表永恒,重阳节辟邪的意思逐渐弱化,到宋代时,说是承袭古风,服菊花、茱萸辟邪,大多数时候还是为了好玩儿。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登高。

重阳登高辟邪,起初是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萧梁的吴均在《续齐谐记》里记载,说汝南有个人叫桓景,跟人家学神仙术,结果有天师父告诉他:“今年九月初九,你家必定有灾!赶紧回去,让家里人做些红色锦囊,里面装好茱萸,佩在胳膊上;再到高处去,喝一喝菊花酒,才能免灾。”桓景赶紧照做,晚上回去时,见家里鸡犬牛羊死了一屋,算是替他们偿了命。

从此,重阳登高的风俗流传了下来。除了登高,还要吃“重阳糕”,吃了糕,登得高,走得高。

敬老

清朝养老制度 堪称古代典范

中国官方优老礼制,可追溯到夏代,当时按年龄级别给老人以尊贵地位,类似做法在之后的历朝历代也都有所传承。清代官方曾颁布了一系列尊老敬老优老的法令,成为了历代官方优老政策的集大成者。

《大清会典》中这样规定:百岁老民赐银30两,建坊里门题以“升平人瑞”四字,若是老妇人,则题“贞寿之门”四字,逾百岁者加赏银10两内府币;一百有十岁者,倍之;百二十岁以上者,请旌加赏不拘成例。

不仅对待长寿老人有这样礼遇,对孝子贤孙们也同样会给予表彰。京师及各地都建有节孝祠和大坊,凡是孝顺父母及祖父母的人,均由各地官员报告礼部予以褒扬并赏给银两,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孝顺的子女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还有一些“特事特办”也体现出了优老之策。清宫档案中有一份乾隆朝的上谕档,将优老政策和会试举子们联系起来,档案记载称当年会试多士云集,发现其中“庞眉皓首”者不乏其人,虽然有的都已过耄耋之年,依然赶来会试,于是下旨将本年会试举子中90岁以上的郭毓麟著加恩赏给国子监司业职衔;80岁以上的鲁道传、郑兆球两人俱著加恩赏给翰林院检讨职衔;还有70岁以上的五位举子也都加赏了职衔。面对这些已经年迈仍孜孜不倦的士子,乾隆帝施以恩泽,宽慰他们的“寒聪绩学之志”。

诗词

学他年少插茱萸

唐代诗人王维14岁的时候便离开了故乡,只身前往长安游学。在17岁那年的重阳节时,他写下了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对于一位身在异地的17岁少年来说,没有什么情感能比思乡怀人之情来得真切,于是,他在诗中道尽了思乡之苦。王维在诗中提到了古人重阳节时的习俗,那就是“登高”和“插茱萸”。因为重阳节时要在头上插茱萸,对于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插茱萸时难免会瞥见或联想到自己那苍苍白发,这多多少少会引起一些愁绪。

但并不是所有人面对白发都有着好心态。比如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在重阳节插茱萸的时候便发起了牢骚:“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九月九日重阳节,茱萸熟了,他也拿起茱萸插上自己的鬓发,结果发现自己还不算上了年纪,鬓发却已经白了许多,不由得感到十分伤感!

和李白一样发愁的,还有唐代诗人朱放。话说朱放上了年纪之后,有一年的重阳节突然想去爬山,结果刚要出门的时候却感觉精力不济,顿时兴致全无:“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本想着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拿起茱萸插在头上,摘下帽子,却发现自己的头发已然所剩不多,剩下的也已经白发如雪了,不由得悲从心来。于是将摘下的帽子戴了回去:一把年纪了,还学那些年轻人将茱萸插在头上干啥?

明、清及近代,佩茱萸的习俗逐渐衰退。如今,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成为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佩茱萸习俗更是稀见,而重阳赏菊风俗却是经久不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