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林雅璇 梁展豪 胡婷婷 实习生 王凯诺 文/图
此前,不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遇到检验、检查不能当日完成或不能获取报告的情况,看一次病要挂多次号,既费时又费钱。为简化患者门诊繁琐诊疗流程,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福州市卫健委组织市县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开展“一号管到底”首批试点,自实施以来,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累计服务患者12.9万名,为患者节约挂号诊查费399万元。10月17日,记者走访了福州市多家医院,实地感受“患者复诊不愁”的便民惠民新模式。
一次挂号管三天 患者省钱又省心
“医生,这是我昨天拍的片子。”在福州市第二总医院心胸外科诊室,主治医师翁平雄询问了患者情况后,为其在电脑系统上选择了“0元复诊号”。
“有了这样的服务,对于患者来说太方便、太实惠了。”患者王女士连连称赞。
王女士说,此前来就诊,做完检查无法立即出结果,为了问清后续如何治疗,只能第二天再次挂号。如今,“一次挂号管三天”打通了就医过程中的堵点。“我昨天来就诊,检查结果没有全部出来;今天导诊台护士还特意帮我预约了首诊医师进行续诊,医师给我选择了0元复诊号,还省下了挂号费!”这样方便、惠民的就诊新体验,让王女士非常满意。
福清市医院心内科陈启光主任的号常常“一号难求”。近期,50多岁的吴先生看诊时,已接近中午12点,动态心电图一般需要患者佩戴一天,第二天才能出报告,便赶不上回诊了。医院实施“一号管到底”举措,导诊护士优先登记后,吴先生可以直接至现场复诊,无需再重复交挂号费。
12.9万名患者受惠 节约399万元诊查费
今年4月,福州市卫健委印发了《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试点推行“一号管到底”便民服务的通知》后,福州市多个医院为此设立了“惠民号”,针对普通门诊或专家门诊首次就诊患者因当日不能完成检查检验项目、接诊医师无法读取报告和进行下一步处置的,患者携初次未解读的检查检验结果在3天内,均可到门诊分诊护理站登记,导诊护士优先将患者安排至原首诊医师就诊,当天首诊医师未出诊的,可根据当日医师的排班情况,统筹安排在同一专业、同一级别或下一级别医师复诊。
自2024年4月执行“一号管到底”便民服务以来,据统计,福州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累计服务患者12.9万名,为患者节约挂号诊查费399万元。
“一号管到底”不适用于哪些情况?福州市第二总医院的工作人员翁女士表示,当次门诊诊疗已完成,但因疾病原因需要再次或多次就诊的患者,或自行要求更换为同专业其他医生的患者。
部分省级医院 推“仅收取一次就诊费”服务
记者也走访了福建省立医院(东街院区)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于山院区)这样的省级公立医院,了解到两家医院虽尚未实施“一号管到底”政策,但提供了“同一医生当日就诊多次仅收取一次就诊费”的便利服务。需要注意的是,若医生仅在上午坐诊,病人仅能在上午享受此服务,下午若需再次就诊则需重新缴费挂号。
“‘一号管到底’目前只在部分医院施行,我们医院还未收到相关通知。”协和医院一名医务人员表示,“我们也希望能尽早推行这一政策,因为确实有很多病人存在复诊挂号的需求。”
聚焦群众看病难点 进一步优化诊疗流程
在方便群众的背后,医院管理自然会增加不少难度。福州市卫健委要求各家医院在就诊环节安排专员对接,对政策使用范围、时间界限做好解释引导,让该项便民举措更好地落地、落实。此外,还要求各公立医院指定专人负责“一号管到底”便民服务工作,领导班子成员以普通患者身份体验挂号、分诊、结算、检查、检验、复诊、取药等门诊就医场景全流程,突出持续改进,有效解决堵点痛点难点。
记者获悉,在“一号管到底”服务基础上,福州各公立医院进一步优化门诊诊疗流程,落实大型检查检验设备精准预约,缩短CT、核磁共振和超声检查等候时间,改进影像科、检验科工作流程,加快检查检验结果响应反馈速度,试行“诊前检查检验”服务,进一步缩短门诊诊疗链条,节约群众就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