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记者 吴日锦
林良标 文/图
在泉州晋江安海型厝,出生于1925年的百岁老人颜期尊,被当地称为泉州最后一位从民国走来的“刣(zhōng)狮阵”老拳师,19岁开始练习“刣狮阵”功夫的他,精通“刣狮阵”全套拳法、器械。年届百岁的老人出拳打棍依然气势如虹,声音洪亮如钟。难能可贵的是,颜期尊至今还在收徒,义务传授“刣狮阵法”,弘扬非遗文化,他希望有朝一日,威震四方的型厝“刣狮阵”能重现雄风。
老当益壮,出拳如虎啸棍起似龙吟
“远道来访,欢迎欢迎。”10月19日下午,记者刚在院子里停好车,颜期尊就从住处迎了出来,双手抱拳给了一个标准武者的见面礼。记者仔细打量眼前的百岁老拳师,他脚踩一双黑色的老北京胶布鞋,穿着宽松的黑色棉麻八分裤,上身则是白色的传统棉麻盘扣衫,头戴一顶暗灰色的古式礼帽,一根硬木长棍不离手。
虽然已经百岁高龄,颜老拳师练起拳法套路依旧出手生风,气随丹田,拳至发力处,声随气至,出拳如虎啸,声如洪钟。舞棍时,颜期尊目光如炬,一招一式威仪四起,到发力点时,一声深吼,似游龙长吟。
“腰力的作用很关键。”在给记者的展示中,颜期尊不忘给陪在一旁的弟子授课。他说,习武者不能光有蛮力,各拳法、器械都需要做到心、眼、手、脚、气、器之间的默契配合,才能收放自如,攻防有度。
81载坚守,延续狮阵精神
颜期尊回忆,自己是在19岁初中即将毕业时,练习“刣狮阵法”功夫的。他说,当时民间练习“刣狮阵法”,一来是为了强身健体,护村护族;二来狮阵是当地举行民间信俗活动时一个重要的展演节目。
“当时要当拳师门槛很高,要亦武亦医有真本事的,打断骨头要能接起来。”颜期尊记得,当时村里教授狮阵的地方就在祠堂,村里的乡贤颜遇水出馆金、点心,请来狮阵功夫高手颜遇信传授阵法、器械。
颜期尊介绍,一个完整的狮阵,单器械就有龙虎旗、大刀、大斧、枪、戟、钯、铲、鞭、锏等,还有扁担、锄头、雨伞等,需要三十余人配合完成。后来,型厝村狮阵练成后,曾在蚶江、内坑等地的庙会上大放光彩。
由于狮阵是村里自发组织的,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迫于生计,后来慢慢就解散了。但81年来,狮阵精神一直牢牢刻在颜期尊的骨子里,他常常告诫弟子,习武的首要意义是强身健体,其次才是防身,对于家族后辈,老人家总是要求他们要有团队精神。
义务教学,盼狮阵雄风重现
“现在练习的人越来越少。”习武很苦,加之需要庞大的队伍,亦很难带来规模化的经济效益,狮阵的未来曾让颜期尊很担忧。2021年,“泉州刣狮”(“狮阵”)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村子里,颜期尊热心于“狮阵”的非遗传承,常常在龙山寺义务教学。
2020年,他还收了一名相差66岁的弟子。今年34岁的内坑人张锦秋,之前跟随父亲学习永春白鹤拳,在父亲的推介下,张锦秋拜入颜期尊门下学习器械。颜期尊希望张锦秋学成后,能够把型厝狮阵更好地传播、发扬。
习武之余,师徒俩时常奔忙在传授狮阵的途中。颜期尊期盼着有朝一日,型厝狮阵能再现雄风。